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赵丽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 528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中,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正确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方式改正他们的不良思想,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引言随着新课改革推进,小学德育教学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这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两门学科,本文对此提出自身的一些看法。

、德育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等教育的称呼,开展德育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爱国主义,能够正确判定善恶美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二者相互联系,将这两者融合具有以下的意义,第一,这两种教育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能关注到同学们的心理,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品质。第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校园宣传、课外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能为德育教学与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首先,二者的融合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会严厉地授课,这会让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对学习产生惧怕、胆怯等心理,也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致性、相似性的特点,教师想要将两者更好地融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其次,一些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不能灵活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是让同学们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但一些教师教学过程较为生硬,教学深度不足,这会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积极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课堂的价值,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再次,一些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熟悉,他们缺少专业化,一些教师还会兼任学校的其他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德育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生活经验少,内心较为脆弱,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较为依赖教师,将教师当做榜样,根据这一情况,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倾听同学们内心的困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1]。在德育教学中,要根据同学们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关心,让他们有正确的师生观和学习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活泼的情感,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自身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亲切地对待同学们,与他们建立朋友的关系,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教师先问同学们“假如某天你因为急着回家写作业,没有打扫卫生,而是让同组的同学帮你打扫,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让他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会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有的同学认真思考会回答“这是不对的,没有打扫卫生,这违反了班级的规定,我们应该遵守班级规则。”如此能够让同学们学会遵循规则,还能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当前虽然一些小学学校已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会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正确梳理和分析同学们的内心,同学们可能出现一些健康问题[2]。为此,教师要将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深入探究同学们的内心想法,及早发现他们的不良倾向,以便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1课《我是独特的》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再让他们分享自身的秘密,针对一些同学不良的心理倾向,要及时指导他们,让他们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同学来说,教师可为他们讲解性心理卫生、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可让他们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道德出发,让他们端正自身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品质,让他们有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三)运用恰当方法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学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心理行为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需要经过不同的环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尝试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这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开展角色扮演、引入心理健康测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教师还可组建心理健康咨询社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不断合作、交流、探索、提升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教师也可组织“快乐的少先队员”,引导同学们当一名志愿者,主动清扫校园,去街道看望老人、打扫卫生等活动,让他们学会奉献,亲身体验劳动,感受劳动的光荣。

(四)家校相互配合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想要获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学校与家长紧密配合、共同合作,这能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品德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应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家庭情况,与父母的关系等,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另外,教师还可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如“我眼中的幸福家庭”,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在活动中同学们演讲,家长总结,这种亲子活动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暖,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教师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家长身上,利用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家长的教学观念,让家长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升教师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德育问题更加图书,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嫉妒、虚荣等心理,还会有个别同学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里,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其是刻不容缓的。虽然当前一些小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不强。教师不仅要掌握德育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提升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巧、综合方式,他们会充分了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学校还可邀请相关的专家为教师讲解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这些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给予相应的指导。学校也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考取成功的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学的质量,如此也能更好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园.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0(06):101.

[2]刘洪静.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70.

[3]李桂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