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3

基于环保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曹刚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勘察院)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本文主要以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严格依据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展开工作、时刻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处理勘察工作中的废弃物质、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保护;大背景;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基于环境大保护背景下,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十分重要,其不但同我国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有关,还同我国社会稳健康稳定发展有莫大联系。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期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提升到新高度,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加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具体如下。

1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及适用范围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具有较强的繁杂性,具体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其一,对地质与地形进行全面勘察,通俗的讲就是观察与研究地下水信息,掌握地下水具体分布状况,且依据此进行有效预估;其二,建设工程所处的环境地形勘察,该工作难度较大,且相对来讲十分危险,主要对地球板块运动进行研究,还有人们常说的地震勘察,同时还能对所处环境的岩石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究,进而有效划分工程地质类型;其三,所在地区的环境地质勘察,具体就是研究与分析勘察地区的环境质量,重点观察重要位置的地质情况,防止在比较薄弱的环境中展开地质方面的工作。

1.1勘察内容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水文地质勘察。对地下水信息与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掌握水位分布及附属区域,并做好推断。(2)工程地质勘察。该勘察工作有很强的危险与技术性,对勘察地质条件、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等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勘察是其工作的重点。同时,还要对本地区岩石做好详细研究,准确划分工程地质类型。(3)环境地质勘察。从整体上,分析并预测勘察区域环境质量,对重点防护区域地质情况做好调查,以防生态环境薄弱环节出现地质勘察。

1.2适用范围

社会经济发展中,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平日益提高,与科技水平的创新及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水文与环境等方面的改变,此种情况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要做出改变,以此实现环境建设要求,为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做出贡献。此种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还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同环保间的联系

实际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会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具体勘察时,相关人员会结合工作流程,进行大规模挖掘工作与地质勘查工作,严重影响自然环境。首先,此种施工工艺会导致此地区的植被受到大面积损害。其次,此种施工工艺会让该丢的土地资源遭受巨大破坏。水文勘察工程十分未出现,会影响周边环境,进而导致施工受影响,在具体施工中如果一些操作或是一些施工方式不当或是不合理的话,就会让该区域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致使一系列水文问题出现,此种状况不但会影响当地水资源应用,还会损害地下水平衡系统,制约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破坏常规的供水规律。当水文地质工程完成后,务必要重视收尾工作,因为收尾工作做的不到位或是不合理的话,有可能致使地质灾害,例如比较常见的有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等等,严重危险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在具体勘察中水位地质也会给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与损害。具体体现在下述三点。其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会影响当地自然系统和土地资源应用,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众所周知,水工环境在具体勘察中不但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更为恶劣的是水文环境勘察中构建的临时设备任意丢弃的废弃物等皆会占据一些土地资源,致使土地资源浪费。如果此种行为出现在山体或是其他一些地势较严峻的地区中,极易导致自然灾害出现,例如说水土流失在某种程度上让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堵塞情况。另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有关主体应用的机械设施也会影响当地的植被,给农作物带来一定损坏。在具体勘察中水工环境会损害一些名胜古迹与历史文物等,致使国家财产损失。在其具体施工中有可能挖掘到古物或是历史文物,如果出现此种状况未及时有效处理的话,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且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忽视某些需求,大规模搬移这些历史文物,或是重新构建古建筑,这些皆需要耗用大量人力与物力。水文环境在具体勘察中还会给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为了能够让水文勘察工作有序进行,同时也保证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安全转移或是将建筑物拆除掉,若是以上行为某一环节处理出现问题或是发生偏差,皆易导致当地水资源受到污染,进而致使一些流行性疾病出现或是蔓延开来,影响我国社会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外加环境与水文条件的不断转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思路与方式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环境大保护背景下,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势在必行,其不但同我国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有关,还同我国社会稳健康稳定发展有莫大联系。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高度重视,通过严格依据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展开工作、时刻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处理勘察工作中的废弃物质、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来保证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具体阐述如下。

3.1严格依据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展开工作。

为了提高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可以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落实到地质勘查工作中,控制环境的破坏在最低程度。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之前,先对勘查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评估此次工作的开展对环境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主要的评估内容有:勘查项目实施、勘查项目选择的地质及勘查工作开展接受以后对地区造成的影响。以最后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地质勘查工作措施,确保在工作进行的同时把环境破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依旧相关规定把制定的措施及评估报告上报给有关部门。在勘查工作进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评估机制进行,既可以保证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的顺利,还能避免环境遭到大的破坏。构建高效且可行的环境评估机制,主要目的就是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实际上并不像现代工作想的那样繁杂,其通俗的讲,就是在具体勘察工作前所展开的评估与分析活动,其中具体包含对工程施工地点的勘察,对于工程的实行过程进行全面勘察,及最后勘察活动结束后对自然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之后结合这些数据与资料应用针对性策略来让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另外,结合固定程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把上述已构建的行之有效措施与评估报告递交给有关部门审批与审核。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切实依据环境评估机制展开工作,不但能够确保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开展,还能保证自然环境得到全面保护。

3.2时刻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

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时,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贯穿于勘查工作的整个过程,对环境的保护的重视要从勘查的准备工作开始,使勘查工作对自然生物栖息地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的降低。在实际的勘查工作中,应当将环境保护作为头等大事予以重视,确保所选用的施工材料不会破坏环境,采用的勘查方案要尽可能科学合理、生态环保。在完成勘查工作后,应当进行反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对于勘查区的环境,要及时收集其变化信息,如果有事故发生,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或整改,最大可能降低不利影响。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具体勘察中,相关主体需要给予环保工作高度重视。环保需在整个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把损害自然界动植物的栖息地的物质减到最少。在具体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有关企业或是单位需把环保当作单位或是企业的核心任务,全面制止威胁环境的工程材料运用,至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案选择,务必要选择具有较强科学性、环保性、实效性的勘察方案。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有关企业或是单位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全面收集和归纳勘察区的信息,若是出现任何异常状况,需要及时应用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与处理,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我国社会持续发展。

3.3全面处理勘察工作中的废弃物质。

在水工环地质勘查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量的噪音、废水、废渣及废气产生,需要及时做好这方面的处理工作,并在实际勘查工作当中尽量节约用水,使废水排放量尽量降到最低,同时妥善处理生活废水与生产废水,对于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要禁止直接进行排放,防止污染水源。为了避免占用土地,防止废弃物随意堆放。废气的排放也要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尽可能降低烟尘的产生。除此之外,为了进行防尘降噪,有必要进行绿化隔离带的种植,同时还可以将生活区和工作区进行有效隔离,防止噪音传播。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同建筑工程施工有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会产生拉近或是噪音等。对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拉近与噪音,有关企业与单位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措施,同时,在具体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尽量降低用水量,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切实减少自然水的排放含量。除了上述方式外,还能通过大规模造林的方法,减小噪音污染,尽可能把生活区同施工区隔离开,制约噪音传播。

3.4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水工环地质勘查区域范围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勘查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开进行生态恢复,所有,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十分必要,明确相关责任方,并进行具体的补偿方案的制定。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结束后,对于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责任方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配合并参与工作,这一方面符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因此会影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若是遭到破坏,它的后期修复是十分困难的,其不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还需投入诸多资金。基于上述原因,亟待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把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各参与单位,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各个参与方有责任恢复生态系统。这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构建稳定社会的实际要求,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为此,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其高度重视。

4水工环环境保护措施防治

4.1加大水文地质治理力度

我国有着 5000 多年的文化历史,占地面积较广、拥有的水资源丰富、疆土辽阔。现实中,水文地质的防控工作可以借助水工环地质勘查所得到的资料来进行,也能根据勘查数据来设定专一的防控方案。目前,我国对尚未被污染的水源应用的方法是保护,也就是说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和水文地质中,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开展。由此,在进行各方面任务执行时,必须不断推动水文地质治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展开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要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管理人员在任务执行时有据可循。

4.2加强环境地质的防治

技术人员在展开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时,要做好准备工作,对环境的状况进行具体的了解,同时还要能够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用相应的勘查方式。除此之外,在进行工作开展时,技术人员必须对勘查工作中所生产的废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若是勘查中产生噪音较大,为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还要进行隔离噪音的工作。由此可知,进行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既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负责,还要正常完成工作。除此之外,开展工作时要能够按照地质规律进行,不断强化环境地质的防治,加强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4.3建立实现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

大自然有着自净能力和恢复能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就去破坏环境,大自然所具备的能力有限,不能够经受住人类的破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损伤将是不可逆的,也无法再生。由此,若是环境产生了巨大的问题,人类也会遭受自然灾害。因此,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实际开展时,要加强经济效益,但是不可以采用保护环境的资本来开展工作,要专款专用保护环境。环境是人类的,站在勘查工作角度上来看,勘查工作必须要维护人类的利益,进而赋予勘查工作更重要的应用意义,勘查工作所开展的意义是对地质进行了解。若是大自然不具备环境,那么勘查工作也没有了原本开展意义。因此,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十分重要,也就是指在开展所有工作之后,给予一定量的资金来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这样能够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也免去了展开生态拯救工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

5结语

综上分析,对于我国现代社会长远发展来讲,大力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势在必行,其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条件,也是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点,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自然环境有一定影响。基于此,相关主体需从严格依据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展开工作、时刻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处理勘察工作中的废弃物质、构建行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这几方面,减小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负面影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胜.分析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12-213.

[2]李明毅.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54-255.

[3]伍爱平.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1):116-117.

[4]孟令辉,李亚冬.基于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探析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8,30(09):73-74.

[5]伊胜楠.基于环境保护探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8,30(09):203-204.

[6]吴洁琰.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09):240+242.

[7]李鹏,刘梦.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8(21):192.

[8] 李佳男.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6).

[9] 沈骞.论述水工环地质勘察相关技术与实际应用[J].西部资源,201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