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经验总结

杨侃

深圳市住宅工程管理站 广东深圳 518000

0 引言

从2000年开始,随着有关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文),自此,装配式建筑,尤其是住宅、公寓的装配式建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大都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抓手,将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进行试点和推广;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期。随着2017年1月,装配式建筑三大体系技术标准陆续发布,2017年3月《“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及配套管理办法出台,政策发布愈发密集,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总结发达国家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经验,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政府引导期:在社会化程度发展不高的初期,因为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培育,才能使龙头企业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趋于完善,从而带动全行业的发展。第二阶段,龙头企业引领期:通过几家龙头企业的引领,逐步形成成熟的、系列化、多样化的技术体系,支撑、保障装配式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阶段,成熟发展期:经过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通用的装配体系,形成有利于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工艺体系,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关注行业发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是我们取得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下面我将通过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实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对关键点进行梳理,以期能对未来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


1 装配式建筑管理实践

1.1 项目概述

以我单位近期管理施工的五个项目为例,建筑面积分别约为6.5万平米、17万平米、25万平米、36万平米、24万平米;结构形式均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率在16%-50%之间,装配率在50%-70%之间;

1.2 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筑产品集成化、产业化逐步升级,设计过程与施工组织协同成为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仅考虑结构部件化的一次全面升级。

1.2.1 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的核心包括专业协同、技术集成两方面的内容:

专业协同是在统一空间基准、标准化模数协调、标准化接口协同三原则下,以结构系统为支撑,通过机电系统配套,建筑系统集成实现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

技术集成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建造技术、隔震减震技术、全穿插快速建造技术、精装修优质建造技术、信息化数字技术,在专业协同平台下,实现技术集成。

1.2.2 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的工具:BIM技术数字化平台以高精度的标准,通过可视化的设计方式,在土建与机电设计、预制构件设计、部品深化设计、施工安装模拟设计、装修设计中改变原有的设计流程与模式;成为实现一体化设计集成的重要工具;在设计层面解决构件之间、钢筋之间、管线之间的碰撞问题。

1.3 装配式项目PC构件管控要点

PC构件是装配式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项目管理必须将PC构件的全过程管控作为质量管控的重点,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简单概括它的管控要点:

1.3.1 图纸设计控制

首先,要设置专职设计管理部,确定设计管理组织架构,专业配备齐全,负责与设计实施层对接,确定构件分拆方案,负责图纸深化的落实。其次要编制PC专项设计计划,要求构件深化设计不占总工期;在此过程中,要由项目部综合考虑资源分配和资金需求计划,实施设计全过程控制。

其次,通过BIM模拟,在预制件生产前解决构件问题及预制构件与现浇段的冲突问题;明确受力构件及非受力构件的连接方式,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防水构造可靠;是三大设计控制关键点。

1.3.2 生产加工

首先,要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PC构件生产进度计划》。 该生产计划经总包单位审核批准后执行。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项目组应对构件生产厂家进行考察确认。 总包、监理应派驻监造人员对构件生产进行监管。 在此过程中,构件生产厂家是否建立标准化流程,是否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生产厂家的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是否落实,生产计划的执行是否正常,是本环节管控的重点。

1.3.3 构件出厂

首先要严格出厂验收,按供货计划执行,构件编码清晰。

其次要按运输计划严格执行,构件运输保护措施完善。

最后,卸车前后均应进行构件检查;一般损坏的可维修后使用,严重损坏的应组织退场。

1.3.4 现场吊装

要按塔吊覆盖区域内最大构件重量进行塔吊选型。 在塔吊的覆盖区域内设置构件堆场;构件堆放架应进行深化设计与布置;构件的存放数量应满足现场施工进度需求。

构件起吊、安装、固定应严格按“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危大工程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1.4 装配式项目质量安全管理

1.4.1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

1.4.1.1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叠合板、墙板断裂,灌浆不饱满,套筒连接错位,管线堵塞及预埋件偏位,构件损坏,构件安装时掰弯钢筋,工人不按规范操作等。

1.4.1.2 常用的质量防范措施包括:

(1)配套专用吊具 :采用专用吊具进行构件吊装,尤其是异型板,降低损坏率。

(2)边角保护措施 :根据构件形状、规格,制作专用的边角保护件,重复使用。

(3)叠合板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控制叠合板跨度,减少挠度影响;优化叠合板吊装。

(4)优化对位孔径,提高预埋定位准确度:套筒连接应适当增大钢筋对位孔径,减少错位率;预制厂与现场协调配合,提高预埋定位准确度,减少错误构件产生。

(5)成品保护:构件与刚性搁置点之间应放置柔性垫片;预埋铁件应抹防锈漆;预埋螺栓孔应采用海绵棒填塞;预制楼梯安装后,在踏步口应采用木条或其它材料覆盖保护;预制外墙板安装后,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

1.4.2 安全风险类型及问题分析

经历年统计发现:装配式建筑事故类别中预制构件吊装拼接时的风险约占30%,高空临边作业风险约占28%,重物坠落风险约占16%,预制构件装运卸载风险约占12%,触电风险约占7%,其它风险约占7%。

经过事故原因对安全风险类型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安全监督不足,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预制构件质量缺陷等风险因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如图所示:

60f4e7c114823_html_efd894b323724257.png

1.4.3 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装配式项目管理,除了常规的安全措施,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要建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持续研究并改进管理。其次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并认真执行。最后要强调过程监管,保证全过程生产安全。


3 结论

(一)必须建立以样板先行制度、设计驻场制度、总包监理驻构件厂制度、构件生产、出厂、进场质量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

(二)在构件预制、管线综合、预拼装、专项施工模拟等方面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控,助力精细化项目管理。

(三)装配式施工一定要进行主体、装修全穿插施工,以节约工期,平衡装配式造价高于普通现浇结构造价的因素;

(四)精装修从方案到样板确认,应采取逐次推进;每一阶段的确认应建立流程并设置关键节点;

(五)要根据装配式施工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折不扣的执行。

(六)不要将装配式建筑等同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要不断开拓、实践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例如钢结构住宅、公寓、公共建筑,PC构件与钢结构结合的装配式,集装箱式装配式建筑等;逐步将装配式建筑向公共建筑进行拓展,发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敦军, 李宁, 陈乐琦. 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5(S1):42-46.

[2]于龙飞, 张家春.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5, 32(004):73-78.

作者简介:杨侃, 男, 一级建造师 ,研究方向:为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