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3


广西高校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蒙文艳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作者简介:蒙文艳 (1984.9~),女,壮族,广西南宁人,讲师,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0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思政专项)“文化自信背景下广西高校红色文化的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086。


摘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化,青年一代出生于和平和发展的年代,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的日子,没有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底蕴,青年学生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个性化发展,对于中国革命建设中孕育的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并没有这么热衷。然而,加强青年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针对广西高校大学生存在对红色文化认知度不够、传播方式单一、实践自觉度不高、教育成效不佳等现状提出提升红色文化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对策研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所形成的精神结晶,红色时政、红色书籍、红色歌曲、英模事迹、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等都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广西红色文化同样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广西人民群众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浴血奋战,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文化形态。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韦拔群精神、百色起义精神、龙州起义精神等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的精神形态,同样也体现在革命遗址遗迹、旧址故居等物质文化形态,比如,百色起义纪念馆、雷经天故居等。

  1. 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增强红色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现实的需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主动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延续革命建设,凝聚民族力量,才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

红色文化反馈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等精神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方向,青年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目标的价值需要。

  1. 红色文化认同现状

  1. 红色文化认知度不够

高校很多学生几乎是通过书本、网络等方式获取到红色文化的信息,甚至只是停留在红色文化本身,并没有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仅仅停留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红人,去过红色景点,看到红色书籍、唱过红色歌曲,参加过红色活动,但是否真正理解红色经典背后的故事,红色书籍带来的感悟,红色歌曲的情感认同,红色活动蕴涵的价值,浮于表面,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不强。

(二)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

红色文化传播的途径一般是宣传海报、专家讲座、主题班会、思政课教师课堂讲授,一成不变,没有创新的传播方式不受学生喜爱,青年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传播,无法产生认同感。

(三)红色文化实践自觉度不高

许多高校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红色文化活动来宣扬红色文化,比如红色征文比赛、红色知识竞赛、红歌比赛等,特别是在特殊的节日时间节点,红色活动“奔涌而出”,学生对红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甚至有形式主义、被动式参加活动的想法。

  1. 红色文化教育成效不佳

在高校,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树立爱党、爱国的情怀。然而,高校学生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够高涨的情况,教师授课主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大多数高校缺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单靠课堂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需求。

  1. 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存在的原因

  1.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

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于正向价值观的明辨能力有待提高,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信息化时代,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较为直接,追求个性、时尚新潮,在大学生心目中红色文化价值削弱,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得大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红色文化认同弱和红色文化实践输出不强。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真正体会到幸福生活的艰辛和来之不易。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生活环境的差异。有的家长过于忙碌,隔代教育或者放任自由,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和价值引导,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或者缺乏对红色文化的知识储备,无法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价值引导,甚至有的家长对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比较粗暴,学生无法与家长达成心灵上的共鸣。

  1. 高校活动繁杂不系统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式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各个部门只针对部门需要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团委、学生工作处、后勤保卫处、宣传部以及各院系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每个部门一个学期举办几次活动,加在学生身上便是几十个活动,各种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竞技活动应有尽有,学生无从选择,甚至觉得是这些活动过于形式主义,形式大于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活动参与度不高,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式参加。

(四)教学模式单一。由于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式学习。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政政治理论课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场地,没有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

四、提升红色文化认同的对策

(一)提升红色文化认知。提升广西高校红色文化认同,首先必须深入挖掘广西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信任度。广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昆仑关战役旧址、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湘江战役纪念园、河池东兰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立足广西红色文化,放眼全国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的认知度。高校作为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 编制广西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谱系、红色经典案例、红色电影等融入到课堂当中,从身边的点滴红色故事讲起,提升红色文化认知。

(二)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的环境

1.家庭教育。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时就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侵入心扉,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利用启蒙教育,嵌入式灌输红色文化的氛围,比如观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文化故事、参加红色革命基地等,家长示范作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的践行红色文化行为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

2.学校环境。学校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学生毕业教育,要不断灌输红色文化教育。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红色网页、红色专栏,红色橱窗外,利用互联网,通过公众号、易班平台、抖音短视频等定期推送红色文章,高校辅导员每周一读,每月一歌,辅导员说红色故事等方式,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

3.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出台相关的制度保障红色文化传承,利用大众传媒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发挥地域资源和地方优势,政府大力支持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

(三)创新红色文化教育途径

高校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年度活动计划,设立专题,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开展专题、专项、专业的特色学生活动。

1.开设校外“思政课堂”。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每学期设立一个专题,开设校外红色文化打卡活动,学生到校外红色基地体验,拍摄录制视频,提升学生红色文化体验感。

2.开展红色文化进宿舍。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结合党建进宿舍活动,开设党建宿舍文化墙、利用宿舍美化大赛,红色文化上墙,开辟红色读书角、红色文化书吧等,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如:红歌传唱、红色故事会、红色文化手抄报和知识竞赛等,优化红色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3.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VR红色情景体验、红色小游戏通关活动,成立学生理论宣讲团,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情感认同。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学生党支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自觉学习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认同,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学生,示范引领,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践行氛围。

(五)拓宽红色文化产业链。立足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各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结合互联网+红旅的模式,设计、制作学生喜爱的红色文创产品,拓展红色文化产业链。

(六)改善红色文化进课堂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的因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分工合作、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汇报总结等方式增加学生体验感,合理利用教学实践课,利用高校党员教育基地和校外红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观体验,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情感认同,才能更好的提升红色文化认同并自觉践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 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06-28(001).

  2. 韦陈锦.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价值——以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15):94-95.

  3. 孙灿灿,周青鹏.提升青年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对策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1):80-91.

  4. 林琳,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探论[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31-134.

  5. 王欣星,何宏莲.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7):77-79.

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嘉和城温莎北郡22栋,蒙文艳,1387885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