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葫芦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大棚西葫芦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谭应江

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铜仁 565107

摘要:西葫芦原产自北美洲,在我国被俗称为美洲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中受到了现代化种植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且在近年来的种植中选择大棚种植方式来进行种植。相关种植人员需要了解西葫芦的特征,并且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种植,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西葫芦产量,使西葫芦成为一种我国的优质蔬菜提供给广大消费者。

关键词:西葫芦;大棚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西葫芦原产自北美洲有美洲南瓜的俗称,这种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喜欢阳光,并且具有较强的耐寒性,适合其生长生育的温度通常在13~25℃,适宜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20~25℃,当外界温度高于35℃或者低于10℃时,其生长状况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1. 播种育苗

  1. 品种选择

一般情况下来说,在进行西葫芦的品种选择时,其栽培品种需要根据品种的产量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设置,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葫芦类型包含翠玉、寒玉和早清三种类型,这三种西葫芦都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高产品种西葫芦,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采摘量大约在5000kg以上,具有早熟耐旱和品质良好的特性。而在进行西葫芦的种植时,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种植需求做出相应的品种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西葫芦的整体种植质量。

  1. 播种时间

由于我国的西葫芦在进行种植时主要选择大棚种植的方式,所以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种植时,播种时间需要选择在年前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苗龄控制在50D左右较为适宜,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用总量大约为0.4kg。

  1. 浸种催芽

催芽的主要目的是使西葫芦在种植后能够尽快生长。所以在进行种植时,种植人员可以在种植前让种子在太阳下暴晒1~2天,随后将种子放在50~60℃中的温水进行大约15分钟左右的气泡,而在进行种子的浸泡时,需要一边倒种一边搅拌,这样能够使种子浸水均匀。在浸泡过程中等待水温降低至20~30℃时,可以停止搅拌,此时可以由相关工作人员用手直接室温或者采用温度计的形式了解水的具体温度。在对种子进行4小时左右的浸泡后,需要将种皮粘液冲洗干净,在应用清水对其进行全面冲洗后,需要采用湿纱布将种子包好,并且将种子放在外界温度,大约为25~30℃的环境下催芽,一般情况下催芽后36小时,大部分种子都能够长出胚根0.3~0.5CM,随后可以对种子进行有效的播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并且使种子的生长周期缩短。

  1. 播种

在进行播种时,苗床一般需要设置在大棚内,而在进行土壤的选择时需要尽量保障土壤的疏松,这样能够使种子更好地扎根,而在播种前可以在种植地中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每亩地的施肥量大约控制在2500kg。在进行施肥时需要用水将播种地浇透随后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种子,在播种后需要在种子表面覆盖2CM左右的稀细土,随后再将地膜铺上,被搭建小拱棚,而在夜晚更加需要在种植地内加盖草帘,起到保温的效果,温度白天一般可以控制在20~28℃,而夜间的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上即可。等待种子大部分出芽后,可以将地膜揭去,随后等待种子生长10至12天,此时可以对种子进行分苗,将幼苗移植于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中,营养钵一般情况下规格设置为8×10CM左右即可。


  1. 合理定植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定植时,时间需要设置在2月的中下旬,此时的秧苗基本可以成长至三叶一心。在进行定植时需要选择一个晴朗的上午开展定植工作,工作人员在定植期间需要保持动作轻柔,并且还需要尽量保证土坨的完整,一边定植,一边浇入定根水,并且在定植完成后立即将地膜覆盖,为了防止出现动态的情况,在夜晚需要对植株进行草帘覆盖,白天为了避免过高的温度,也需要将草帘揭开,而如果中午的太阳较为炎热,并且棚内的温度较高,秧苗发生了萎焉的现象,需要采用草帘对其进行遮荫,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大棚的通风,保障植株的正常生长。


  1. 田间管理

  1. 温度管理

在出苗以及分苗活棵前,白天的棚温需要控制在25~28℃,而在出苗和分苗活棵后,白天的温度只要控制在25℃以上即可。如果白天的温度超过25℃,在夜间就需要对大棚进行通风降温,而夜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8℃以上即可,这样的温度就能使秧苗保持正常生长。在定植前7天需要进行低温炼苗,而在定植后3~5天需要扣紧大小蓬勃,使室内保持高温和高湿的状态,这样能够促进缓苗,而鹏温一般情况下不可超过30℃,并且保持不通风,缓苗活棵后需要在白天的温度控制时,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上,夜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0℃以上,若天气在15℃以上需要日夜进行通风,这样才能保证植株的生长。

  1. 水分控制

西葫芦的整体根系较为发达,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叶片较小,直至幼苗期时如果水分过多,再加上地下水位较高,工作人员可以不对其进行额外的浇水,只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即可。在西葫芦的种植过程中,苗床如果出现见干见湿,则就需要务农人员对中地进行浇水,而在上午通胸时也需要交20℃左右的温水,在定时前列苗一定要干。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定植缓苗效果,而等待坐果后在果实膨大发生期,可以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灌水,这样能够保障特殊情况下的西葫芦生长质量。

  1. 追肥措施

在进行西葫芦的种植时,一般情况下苗期无需追肥,而在定植前3~4天需要追肥一次,一般采用稀薄人粪,要作为送嫁肥,在定植完成后可以选择基肥为主药的肥料。在盛果期每亩地的施肥量大约为7~10kg尿素左右,并且还需要在叶面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以起到追肥的效果。

  1. 病虫害防治

西葫芦在进行种植时常见的病害主要包含白粉病、病毒病和灰霉病等。在进行处理时,相关的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田间的具体病害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有效的除虫和除病害就能够保障西葫芦苗株的正常生长。


总结

西葫芦在进行种植时,相关的种植人员需要按照我国的部分要求,作出进一步的有效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西葫芦整体种植质量得到保障,使现代化的西葫芦种植产量得到提升,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益梅.日光温室西葫芦—水稻高效绿色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1,(01):35-37.

[2]赵同凯,孙明,李彦,李洪杰,井永苹,张英鹏.设施西葫芦空棚期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12):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