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100A发射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改良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1

DF100A发射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改 良设计

邓香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摘要:100KW短波机目前在我国属于短波领域主力机型,其制造与运维成本控制得当,整机效率较高,电声指标较好,技防措施比较周全,特点突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原机自动增益电路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短波发射机;电路分析及设计改进

1原机自动增益电路原理及其缺陷

1.1原机自动增益电路分析

60f63c40c86fc_html_9ad8998d057f3101.png

图1:原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射频信号由J1端输入,经过Q3和Q4三极管放大后由J2端输出。同时J1输入的射频其中部分会由PIN二极管泄放,泄放量取决于PIN二极管的控制电路。这个PIN二极管属于直流控制变阻二极管,工作在正偏状态,其偏置电流越大,体电阻越小。Q1与Q2两个三极管组成PIN二极管偏置电流控制电路,控制输入射频的泄放量,控制过程是:射频输入过大,导致后级高功放电路的末级输出电子管栅流与阴流变大,其取样值也变大,他们的取样值经过光耦耦合后并联反馈至图1中的A点,使该点电位降低,这样Q2的输出电流增大,致使PIN二极管体电阻变小,增大输入射频的泄放量,稳定后级高功放电路的输出。

1.2原机电路的缺陷

实际使用过程中射频输入控制的闭环反馈电路没什么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Q3与Q4晶体管组成的放大电路上,由于该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不理想,造成射频频率超过17MHz后放大率明显下降,这样送到后级高功放电路的激励不足,导致输出功率受限,达不到满功率的要求,该情况在射频频率达到21MHz时尤为明显。另外,PIN二极管的选型也有问题,其电流控制阻抗响应曲线拐点突兀,整体线性程度较差,不够理想。

2改进方案

2.1改进电路分析

60f63c40c86fc_html_fc690150d57c08ae.png

首先改进射频放大电路,Q3与Q4管选型分别为BD140与3DA21D功率型三极管,其频响特性曲线比较理想,同时Q3管采用PNP管型接成共基电路形式,这样输入输出电阻小,高频稳定性要比原来好得多。Q4管采用共射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其次改进三极管供电稳定性,Q4管使用原线路中28VDC供电,增加了阻流圈L3与L4,增加了旁路电容的数量,Q3管与Q2管供电有三端稳压块U3保障,受外电干扰极小。

最后对PIN二极管进行了优化选型,使用了电流控制阻抗响应曲线比较线性的新型变阻二极管,对高末栅流与高前阴流的响应比较灵敏。

  1. 2电路板PCB工艺的改进

采用双面板单面进行贴装模式,小型的电容以及所有的电阻器件全部采用贴片元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对于易受干扰的器件都进行了抗干扰加强设计;输入与输出器件也尽量原理。

综上所述,作为短波发射机射频通路的核心环节,增益控制电路作用尤为重要,即担负一定的信号放大功能,主要是信号大小的控制功能,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能引入额外的噪声。通过此次电路改进设计,对于射频电路的认识有诸多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学田、李英华、尤巩圻、刘洪才《广播电视技术手册第6分册 发射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延辉等.《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图册》,无线电台管理局,2002

[3]张文强. 《射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工业》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