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4

PBL联合 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张秀容,康霞,杨永平,谢源,石敏,杨浩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摘要: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1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两组教学内容相同,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对培训的认同度以及满意度来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总分(86.8±3.1)分,高于对照组(83.2±4.3)分,观察组技能成绩总分(94.67±2.83)分,高于对照组(88.63±4.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分别为:临床操作技能(90%)、学习能力(98%)、急救知识(90%)、团队协作(96%),对照组分别为临床操作技能(60%)、学习能力(62%)、急救知识(64%)、团队协作(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课程、培训方法方面,观察组对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0 %、90 %,均高于对照组的 48%、6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课程、培训方法方面,观察组对“PBL+C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1.53 %、92.53 %,均高于对照组的 57.63 %、49.1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CBL;急救培训;教学模式;大学生

Key words: PBL;CBL;First aid skills training;Teaching mode;College Students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全球普及最为广泛的基本急救技术,我国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为1.2%~1.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0%~48.0[1],主要原因之一与我国居民现场心肺复苏知识严重缺乏有关。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学习能力较强,故应成为我国现阶段现场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普及的一个重要群体。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3.5%~60%大学生未接受过院前急救培训,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低[2-3]。如若想提高我国居民的急救能力,须大力度、优先培训当代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相较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ning,LBL)的技能操作过于单调重复、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4],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进行引导总结的教育模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一系列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通过真实的临床病例,将培训内容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应用,是一种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增强团队合作[5-7]。CBL与PBL联合应用能够在各方面弥补当下培训模式的不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应用于急救培训的研究较少[8-10]。本研究将CBL与P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公众学员100名,应用单盲试验法。纳入标准:①全日制大学在读;②非医学类专业;③未接受过急救培训;④语言表达清晰者;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理普测显示有心理危机者;②四肢有伤、活动障碍者。100位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21±1.6)岁。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21±1.9)岁。两组学员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即运用教学案例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进行培训。①由具有宜宾市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技能培训师资格的带教老师针对急救知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编写病例和问题。②创建微信群辅助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培训前一周通过创建的微信群发放相关病例和问题、上传急救课件和操作视频、并介绍文献数据库和文献搜索等,让学生自学并小组讨论。③每6名学员配备一名老师进行小班教学。课上由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制定急救方案、进行急救处理操作,老师对具体内容和操作细节进行引导归纳。(2)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由同样具有急救培训资格的老师根据讲授内容制作幻灯片,在老师讲解理论和操作示范后,学生再进行操作练习。培训的内容核心、现场教学时长以及设备与观察组一致。

1.2.2 教学评价

①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能成绩考核,总分100分;②问卷调查学员对培训模式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分为3个维度,分别赋值:同意=1;一般=2;不同意=3。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3.1和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等级资料以[n(%)]表示,采用c²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表 1 培训后理论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x±s,分)

组别

理论成绩(分)

技能成绩(分)

观察组(n=50)

86.8±3.1

94.67±2.83

对照组(n=50)

83.2±4.3

88.63±4.17

t

5.25

9.02

p

0.002

0,000


2.2 培训同程度

认同度为:同意人数/总人数×100%,结果见表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临床操作技能、学习能力、急救知识、团队协作方面认同度较高,且在上述4个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培训认同度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操作技能

急救知识

学习能力

团队协作

操作技能

急救知识

学习能力

团队协作

不同意

2(4.00)

3(6.00)

0

0

9(18.00)

9(18.00)

9(18.00)

11(22.00)

一般

3(6.00)

2(4.00)

1(2.00)

2(4.00)

11(22.00)

9(18.00)

10(20.00)

13(26.00)

同意

45(90.00)

45(90.00)

49(98.00)

48(96.00)

30(60.00)

32(64.00)

31(62.00)

26(52.00)

认同度(%)

90.00

90.00

98.00

96.00

60.00

64.00

62.00

52.00

c²值

67.644

66.732

69.884

67.214

3.975

4.171

3.893

3.12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137

0.128

0.139

0.159


2.3 培训满意度

满意度为:满意人数/总人数×100%,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理论课程、培训方法的满意程度较高,且在上述2个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培训满意度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理论课程

培训方法

理论课程

培训方法

不满意

2(4.00)

3(6.00)

12(24.00)

9(18.00)

一般

3(6.00)

2(4.00)

14(28.00)

17(34.00)

满意

45(90.00)

45(90.00)

24(48.00)

34(68.00)

满意度(%)

90.00

90.00

48.00

68.00

c²值

67.644

66.732

4.705

8.894

P

0.000

0.000

0.114

0.063


3 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更是源于十九世纪中期法律院校的教学,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强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优势:①提升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其主要形式,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性,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少。但是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恰恰是以典型案例和(或)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员好奇心与求知欲。②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中每次学员课前会针对本次课程的典型案例和(或)实际问题,进行一个较为愉快的讨论,主动积极地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指导老师也更容易获得学员的想法,能够增加教师与学员的沟通交流。③提升实践能力。根据典型案例和(或)实际问题,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学习、讨论、实践、解决问题、反思。培养学员将案例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动手实践机会,有利于学员今后生活中运用急救技能。

本次研究表明,PBL联合CBL教学模式适合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教学培训。急救技能培训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方式对于急救技能参差不齐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较为优良的方式。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临床专业、知识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难以用单一的讲授式或讨论式满足大家的需要。PBL联合C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能突出急救教学模式的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急诊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急救人才。总之,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的培训中具有良好成效,且学生对此模式具有较好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由于研究经费及研究周期的限制,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因此还需要多中心、大样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Lockey Andrew S.,Brown Terry P.,Carlyon Jason D.,Hawkes Claire A.. Impact of community initiatives on non-EMS bystander CPR rates in West Yorkshire between 2014 and 2018[J]. Resuscitation Plus,2021,6:.

  2. 曾姗姗,占玮,颜文贞. 大学生院前急救培训方式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18,25(10):32-35.

  3. 庞建民. 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J]. 大庆社会科学,2017,(05):137-139.

  4. 李瑞丰,王梓,付仪,等. 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效果调查[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38(02):31-35.

  5. 于述伟,王玉孝. 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5):100-102.

  6. Rosenbloom Sylvie,Nemec Eric C..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ase Scenarios: An Interprofessional Pharmacology Experience[J]. 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21,42(3):.

  7. 于述伟,王玉孝. 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5):100-102.

  8. 刘国生,周维,褚志华,等. 运用PBL、CBL教学法对临床思维训练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8):2744-2746.

  9. 金国玺,高涌,毕娅欣,等. 内科学教学中CBL和PBL教学法的联合运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4):672-675.

  10. Srinivasan M,夏颖,顾鸣敏. 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的比较——基于两种教学法的转换在临床课程学习上的效果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9,7(05):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