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陈长健

福建省漳平市西山小学 福建 龙岩 364401

摘要: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教学作业的设计。通过对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解题环境,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有效的发展。因此,这里就围绕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做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意见,以推动小学教育发展。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性

引言: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应用效果。目前来看,小学数学作业在设计中仍就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作业的设计存在不合理性,学生很难适应作业内容,难易发挥学习的效果,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这里做具体探索。

一、设计的作业注重趣味性,能够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效果

过去的数学教育,对于教学很少会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多是被动学习,采取大量作业训练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总体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所以,面对当前的教学问题,应该把握兴趣兴趣进行引导教学,特别是教师需要详细的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融入趣味性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与目光,引导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就比如果在课堂中学习关于“质数和合数”这不分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当即演示,并意义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具体可以如下进行教学:(1)课堂中教师安排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起立;(2)同时也安排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起立;(3)最后,再让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起立。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了三个知识点,教学既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作业设计对比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效果

小学阶段的作业设计都通常有模板,很多内容类同性高,学生长期受一种教学思维的影响很难举一反三,形成定性思维,这对于学习的发展并不友好。就比如说,今天课堂学习除法,在做作业时就会认为解题时都是用除法,即便教师今天出了一些题让学生去解答,由于本章节内容是学习除法,很多人就尝试用除法思路解决问题,却忽略了以往更简单的方法。这种定性思维现象在目前的教学中非常常见,需要教师予以纠正。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创新,将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地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教师就可以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体积,后续再进行正方形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学生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区别,找不同与相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将更清楚。

三、进行作业的分层次性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满足作业分层基础原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发展、提高三个层次,对应学习能力弱、一般、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就是说作业的分层设计需要满足设计的最低标准,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要求,再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提升作业的内容、难易程度、学生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适应性布置教学学业在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难点在于目标的设置以及后期反馈教学。

3.1根据作业量对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分层布置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多个方面,在具体作业设计中不可忽视作业量的要求。一般教科书课后习题量是经过专业细致研究得出的科学教育数量,是符合学生发展教育要求的。但实际教学中,除了需要完成基础的课本习题,不少教师还会单独设计并布置习题,或者直接不套用课后习题安排作业。因此,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中需要考虑这几点要求:

如作业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都存在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会体现在解题速度、解题质量、解题方法上,因此成绩差的学生效率、质量、方法上明显不如成绩优异的学生,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例如为了巩固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教师安排以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业内容:

32×24= 26×51= 42×26= 74×14= 82×18=

18×23= 28×12= 38×25= 56×24= 78×29=

课后作业题共有十道,一般基础组的同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五道,并且有错误的可能,发展组的同学可以在规定时间完成八道题,并且正确率偏高,而提高组的同学则能够全部完成计算题,并且答题的质量最佳,失误率低。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学习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作业设置要合理安排数量,控制难易程度,把握基础训练的同时,需要保障质量,更需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与总结,激活学生潜力,根据学生进步,很多学生能力提高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分组。

3.2根据布置的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数学题型有着明显的难度差异,不同层次学生在思考同一道问题的时候在理解思路、解题方法、计算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关,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解题效率、方法都要更高,效果也更好。注意到这一点,不同难度的作业学,也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一般来说需要统一作业,再布置有能力差异的作业。统一作业是基础,每个人必须完成,作业根据学生能力调整作业的难度,其中注意的是,基础组的题三个层次学生必须完成,具体例题:

简便运算题:基础组:(1)48×22+22×52 (2) 125×26×8;发展组:99×22+9999×22;提高组:(1)0.82×72+ 8.2×2.7+0.82 (2)55×92+55×8-55。

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最终形成的数学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可以采取更多的方案进行施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业训练效果,推动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考虑题目的趣味性、对比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伟.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0(11):54-55.

[2]宋静.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9(12):216.

[3]陈增花.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素养——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9(12):217.

[4]张红梅.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