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教会高校迁川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抗战时期教会高校迁川的影响

马祝星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理塘县中学 624300


抗战期间大批高校内迁,其中四川最多,高达52所,[1]这些迁川的高校对四川的高等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教会高校虽然是由基督教所创办的学校,但在内迁办学时期,教会大学坚决支持抗战,服务人民群众,在抗战过程中逐渐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推动了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进程,教会高校进一步被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所接受,被称之为“中国人的学校”。[2]经过八年的内迁生活,几乎已经没有人把教会大学看作是外国人的学校。

  1. 迁川教会高校对抗战的影响

1.改变课程设置,培养战时人才

为了支持抗战,适应战时对人才的需要,金陵大学加办了农业、汽车、电化教育等系,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科系产生;女金大开设了托儿所管理、烹饪学等课程;齐鲁大学开设本国地理、考古学等课程。不止内迁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增设,原址就在华西坝的华西协和大学在课程上也作了改变。华西大学化学系在教授兼系主任徐维理的倡导下,开办了染色专修班。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接受了为前线将士染制百万军毡的订单。徐维理带领染色专修班师生,历时数月,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出天然染料,基本解决了过去印染存在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受到军政部和经济部的奖励。[3]还有许多同学积极的参军,最早入伍的是医学院的学生,他们组织救护队,上前线救护伤员。外语是教会高校学生的强项,很多同学参军都是从事翻译工作,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战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战时各高校及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节,以最有效的方式培养人才。

2.重视社会服务,积极宣传抗战

为支持抗战,各高校的学生纷纷组织宣传队,重视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抗战的光荣任务,改变了普通百姓“事不关己”的态度,为全面抗战奠定了群众基础。特别是内迁西南大后方的广大师生,看着自己的家园遭到破坏,怀着国破家碎之恨,把民族解放、爱国、自由等思想广为传播,并同西南地区的人民一起参与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这唤起了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人们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事业。如以“厚生”为校训的女金大,时刻告诫学生:“为人处世,是施予,不是取得;是宽容,不是报复;是牺牲,不是自私”。[4]在“厚生”和“受当施”精神指导下,金女大学生特别重视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参战,在抗战后期,通过民协,华西坝教会大学一些进步学生秘密投奔延安,[5]为抗战的胜利贡献出自己的热血与青春。教会大学的师生们竭尽所能,用各种方式支持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总之,迁川的教会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抗战,通过培养人才为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科技研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作为大后方的四川为抗战前线提供了有力的援助。

(二)迁川教会高校对四川的影响

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史文化悠久灿烂。但是,由于四川地处西南腹地,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四川在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其中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四川经济文化的发展。战前四川的高等教育相当落后,公私立高校仅十余所,多为地方军阀控制,且规模小,经费短缺,设备很差。[6]战时教会高校迁川,推动了四川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1.扩大师资队伍

教会高校的内迁为四川带来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四川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当时十分之九的高等知识分子都内迁到西南大后方,这批精英主要荟集在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各高校纷纷聘请这些文化名人进行讲学,当时受聘于华西坝的有顾颉刚、胡厚宣、钱穆、陈寅恪、萧公权、李方桂、吴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到来加强了四川的师资力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带来了一流的教学经验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当时华西坝的教会高校合作办学,各施所长,学术气氛非常活跃,各种学术讲演会、讨论会、座谈会接连不断,应邀演讲者都是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如吴宓、钱穆、张东荪、李约瑟等。这种活跃的学术交流一改过去僵化固定的教学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7] 每一所内迁的高校都有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崇尚博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四川的学习风气发生了改变。

2.改变女性观念

教会高校迁川使当地女性的现代女性观念意识大为增强。中国的女子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和孟子在女子教育方面虽然所言不多,却“字字珠玑”。因而他们论述女子教育的“微言大义”起到了盖棺论定的作用,为女子教育定下了基调。[8]汉代学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太学教育盛况空前,郡国学校以露端倪,私家教育亦如汪洋大海,涵盖面较广。而女子教育却进一步龟缩到家庭。[8] 高校内迁使西南地区的社会风气日益开化,随着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女性的涌入,她们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开明,谈吐优雅,举止文明,使长期生活在落后地区女性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她们开始接受教育,追求自由、平等,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3.推动经济发展

教会高校的内迁促进了四川经济的发展。当时金大农学院的师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农作物的改良、推广。如农艺系在内江进行土壤调查,园艺系在江津、金堂等地进行柑橘调查,蚕桑系在巴县、新都、温江、灌县进行蚕桑调查等,[9]经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四川各地区的情况,研发和推广新的品种,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金大研究的小麦新品种“金大2905”,在四川得以推广,使产量增加了约20%;研发的新品种番茄也在四川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由此四川开始生产和食用番茄。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不仅促进了四川农业的发展,还对四川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促进医疗事业

教会高校迁川促进了四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五大教会高校中尤以华大和齐大的医学院最为有名。学校特别注重加强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实践,也有利于四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了支持抗战,学校都比较注重对战时所需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也增设了战时所需的科系。教会高校的医学院还积极举办和参加学术活动,在交流中提高自身医学研究的发展。各医学院都积极组织社会服务活动,金女大和齐鲁大学的师生们就多次组织“边疆服务团”,去到了南充、广元等偏远的农村,对西南地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医疗卫生服务。在抗战期间,教会高校的医学院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促进了四川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燕,胡崇芝.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对中国高校地域性发展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2005, 27(6):117-120.

[2] 刘天路.抗日战争与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进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4,(2):78-82.

[3] 岱峻.风过华西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15.16.54.334.429-432.107.

[4] 覃红霞.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探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5] 肖高林.华西坝教会大学的学生团契[J].文史杂志.2003,(6):68-70.

[6] 王斌.四川现代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77.

[7] 袁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西南教育的影响[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3):85-87.

[8] 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3.26.

[9] 熊贤君.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5(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