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周丽

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 湖北十堰 442500

【摘要】 目的 探究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总计4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开展尿常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培养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6例、24例。结论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诊断及其治疗指导中具有较高价值,检测准确率高,对患者预后治疗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值得应用。

【关键词】尿路感染;诊断;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会侵犯泌尿道黏膜、组织引起的炎症。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作为尿路感染诊断金标准常见措施。传统中段尿液培养时间为2~3d,但临床医师多在培养送检同时予以患者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等待病原菌明确后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1]。目前临床检测及诊断尿标本主要依据尿培养或尿常规,但尿培养周期时间长,且检测出阳性率偏低,因此检测结果有效率、准确度有一定局限性[2]。尿常规主要对尿液中白细胞、致病菌等有效成分检测,耗费时间短且检测效率高,为临床尿路感染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及标准。文章就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应用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总计4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研究开展相关疾病,如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语言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65岁,平均(42.6±4.4)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6岁,平均(43.9±4.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查,收集患者尿液10ml,尿路需放置在无菌试管内,叮嘱受检者采集尿液以中段尿液为主,保障临床检查准确性。同时,叮嘱检查女性受检者若处于经期时,需月经结束后方可进行尿液收集,采集前,要求认真清洗患者外阴部位。选择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及相应试剂对采集尿液标本开展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尿液样本涂片后,选择高倍镜视野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并分析数据。为保证数据准确性,要求尿液收集30min内完成对尿液标本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对观察组患者尿液样本开展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金标准,统计阴性和阳性例数,与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阴性与阳性例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60ff67386b9f2_html_1d95aada33bd7b00.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n=40,个/HP

组别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观察组

32.26±3.26

7.59±3.26

对照组

7.59±2.15

4.02±2.15

t

39.954

5.782

P

0.001

0.001

2.2细菌培养与尿常规检查阴性与阳性例数

细菌培养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6例、24例,详见表2。

2 细菌培养与尿常规检查阴性与阳性例数

尿细菌培养

例数

白细胞

细菌计数

亚硝酸盐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16

6

10

12

4

10

6

阴性

24

4

20

6

18

6

18

3 讨论

尿路感染依据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依据两次感染关系分为孤立/散发性、复发性感染,复发性感染又可分为再感染、细菌持续存在。依据感染发作时尿路状态将其分为单纯/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脓毒血症[3]。临床工作开展中,尿路感染患病人群呈现居高不下趋势,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人群,且性生活活跃期、绝经后女性表现更为显著。研究指出[4],尿路感染约有90%以上患者为单一细菌所致,当尿路感染时需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病原菌沿着尿道尿液上行侵入肾脏损伤肾脏,威胁患者身心健康。

文章研究指出,对收入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开展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技术、红细胞技术高于对照组,P<0.05。与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其中检测出阳性患者16例,阴性24例。尿常规主要依据尿细菌计数作为检测标准,结合白细胞计数、患者症状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多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初筛。尿常规检测常用指标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当人体肾功能损害或尿路感染,上述两项数据会发生异常。依据相关文献报道[5],当白细胞计数升高与机体感染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且尿常规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快、诊断准确率高和操作简单,可作为初步排除尿路感染提供相关标准和依据。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测在尿路诊断及其治疗指导中具有较高价值,检测准确率高,对患者预后治疗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杜颖,冯景,杨传信,等. 尿常规及尿液定量分析参数在早期尿路感染经验性用药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20,35(10):1046-1048.

[2]王晓英,葛瑛,马小军. 尿常规及尿培养与尿路感染诊断相关性探讨[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7):570-573.

[3]徐茜.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谱与耐药性及尿常规诊疗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3):1995-1998.

[4]汪升学,彭佳琼.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81-82.

[5]金力芳,葛秋华,刘小香. 尿液肝素结合蛋白检测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7):8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