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探究

韦永森

桂平市罗秀镇罗秀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通过本文分析信息系统特性和各种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结合交通系统建设工作经验,提出了系统规划模型和系统规划技术实施路线,为了交通行业的信息系和统建设提供一套合理的、有展望性的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思路,避免信息孤岛与系统功能重复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交通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引言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交通行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升级。文章中从交通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展开讨论,通过分析信息系统特性、现状,并结合物联网、5G等应用新技术,抽象出一套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划模型和规划路线,提出一种交通行业信息系统规范化的建设方法和思想。

1、交通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交通流动量持续增加,对交通网络建设、综合交通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工作模式、落后的管理工具已经无法应对愈加复杂的管理事务和不断膨胀的数据体量。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必须要及时改变工作理念,将此大数据、数据库、物联网、云处理等技术融入到实践中,构建出信息化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以此来说,我国长期致力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体系的研发与实用,推出了一大批功能强劲、应用便利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例如超高清摄像头、智能化车牌信息识别系统等。因此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优越基础,有助于业务、用户等方面“进阶性”管理构想的顺利落地。

2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应用

2.1管理系统

广义的信息技术泛指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软件工程等所有科学技术的总和。在平日的应用中,狭义的信息系统(IT系统)指管理系统,比如OA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商用管理软件。

2.2实时系统

将工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转换为计算机软件信息,并且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生产状态的实时感知和控制的技术,称为操作技术,应用此类技术建立的系统叫实时系统(运营系统、OT系统)。此类系统通过传感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并进行计算处理,因此控制现场机电设备的运转,提高运营效率。例如SCADA、DCS、CNC等,其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嵌入式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管理系统将硬件负荷致力于业务数据存储和流程管理,实时系统将硬件负荷致力于实时响应系统的检测和执行

3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模型

由于信息系统的特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近些年来隧道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经验,并且提出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系统建设指导思想,依据各单位系统建设情况,可以对模型进行删减。

该模型为顶层设计提出一个可以落地实施的框架结构,让系统具有合理的扩容性,避免系统功能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所谓合理,就是满足稳定性、扩容性、安全性、可维护性、易用性的系统特性

4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技术实施路线

在交通信息系统建设中,根据数据类型(数据、视频流等)的特点、数据使用(监控数据、管理数据)的特点,在建设的方法、数据结构、使用的数据库类型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制定规范实施路线,目的在于交通信息系统立项时,依据规范,可确定需求者的意图,确定系统的建设方向。以下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确保满足需求者的应用要求;

(2)确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关键技术,预防建成四不像系统;

(3)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4)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后续增加;

(5)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6)有利于系统维护成本。

随着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变化,为了确保系统良好的扩容性和信息安全性,需要对系统进行标准化分类。分类后,需求者和建设者按照分类提出需求和进行系统建设。

5系统数据分类

5.1分类目的

在开始系统建设时,在不同的系统处理各项数据能力并不同。如果在原有的系统上扩建,并需要保证数据分类的一致性。理论上,属于相同数据类型并且系统类型相同时,可以考虑系统合并,使用相同的软件或厂家建设,提高相同数据的集成度,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5.2分类原则

以系统规划模型为基础,以信息系统的特性为目标,以各类型技术在交通信息系统的特性为分类原则,依据数据特点,系统分为管理系统与实时系统两类。在分类上,重点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数据的应用特点、系统建设的架构特点、物理网络地位、系统架构的地位。

5.3实时系统

该类系统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直接控制现场设备和子系统,确保实时监控。

地理位置:监控大厅;

网络位置:机房内网(每个位置监控系统组成的内网);

应用特点:采集现场每个传感器、执行设备和子系统的信息,提供给现场调度、操作人员实时决策,完成对传感器、执行设备以及子系统的实时控制。

6网络安全规划

6.1确定交通信息系统保护级别(定级)

在系统实施前,应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并结合系统应用情况,自主确定等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级别。新建系统在定级后,系统规划设计要满足《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要求

6.2公安局备案

运营和使用单位在确定等级后到所在地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备案。

6.3开展等级测评

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20)的相关内容进行测评。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应该选择合规的测评机构,定期对交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状况进行等级测评。三级及以上交通信息系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四级及以上信息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五级应依据特殊安全需求开展等级测评。

测评机构应当出具测评报告,并给出测评结果通知书,明示信息系统链等级及测评结果。

7技术判定与规划

7.1技术维度

结合交通信息系统的特性,以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系统分类与数据分类,首先确定待建设的系统是管理系统还是实时系统,然后采用第三章的技术开发交通系统建设。其中,每个系统的建设将是系统规划模型中的一个子系统,所有系统按照以上技术实施路线判定、建设,因此不断丰富公司级的交通信息系统规格模型。

7.2经济维度

通过分类,让专业队伍做专业的事情,以免建设中成本的巨大浪费,以提高系统建设的经济效应。

7.3实施单位技术能力维度

管理系统,应该备服务器存储,涉及软件开发(前端/后端/中间件),系统运维以及美工。实时系统,应该具备很强的软硬件结合能力,涉及电气行业、弱电行业、自动化行业、物联网行业的相关企业。

7.4网络安全维度

在网络安全方面,建设实时系统,重点考虑子系统间协议隔离(网闸)、加强计算机数据传输管理与防社会工程学;建设管理系统,重点考虑防黑、防毒、防盗。

8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交通领域的信息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传统的工作系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日益膨胀的数据信息与不断丰富的实践要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系统规划模型与系统规划技术实施路线,旨在为交通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套合理的、有前瞻性的交通信息系统规划思路。在工作中,相关人员既要立足当下,对所有交通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满足。同时也要体现前瞻性,着力提高系统的发展性、兼容性,以实现系统寿命的最大化延续。

参考文献:

[1] 段雨萌.天津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

[2] 孙群.大数据应用智能交通综合治理[J].科技视界,2018(28):171-172+170.

[3] 薛大暄,刘金刚.基于数据挖掘的交通监控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 技术,2020,43(13):88-91.

[4] 周正.关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 (1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