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合唱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浅谈中小学合唱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刘东娟

安徽省阜阳市北城小学本部 236000

摘要:当前,为了更好地在全国推广合唱艺术,教育部把合唱歌曲编入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并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了合唱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里合唱教学已经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中包含的读谱、视唱练耳、节奏训练、和声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集体合作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在这个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在音乐常规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合唱教学。

关键词:中小学;合唱教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引言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也是中学音乐的重点内容,合唱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给中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合唱教学,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由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

1班级合唱的作用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强,而且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班级合唱是指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在班级合唱的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非常关键,良好的团队协作才能使所唱的歌曲优美、动听。班级合唱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全面了解学生音乐水平的基础之上,将自己的引导作用逐渐发挥出来,通过科学评价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合唱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中小学合唱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2.1充分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在合唱中更好地融入情感。例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主要负责歌曲的演唱,第二小组主要负责小鸟的声音和行为的模仿。学生通过演唱和表达,能够充分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作用,在学生了解基础内容之后,设置自主研究和讨论环节,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在树木当中唱歌?”“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听小鸟唱歌?”等。通过这样的问答设置,学生会带着问题再次学习。

2.2创新音乐合唱教学方法

若是在音乐合唱教学当中单纯的介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那么将会让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无法获得满足,基于此,在展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专业音乐技能的训练。此外,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流行音乐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在合唱教学当中能够演唱一些近现代的流行作品,且将传统歌曲重新创编,促使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一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流行合唱作品,流行合唱作品形式多样化,并非全部都适合音乐学院合唱教学。在合唱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主题,按照主题来选择适当的流行合唱作品。比如,在音乐合唱教学当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曲目,比如《牵手》《城南送别》《我们是运河的流水》等等。选择歌颂祖国的曲目例如《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

2.3选择合适的合唱作品

首先,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品。过于简单的作品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性,根本提不起合唱的兴趣;过于困难的作品会让学生觉得有较强的挫败感,失去合唱的自信心。因此,选择难易适当的合唱作品非常重要。其次,教师要选择大多数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作品,符合学生的水平。在合唱教学中,选择学生们喜爱的作品。如学生对西方合唱音乐感受不强烈,就不要选择具有较高难度的西方合唱作品,要选择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影视剧作品当中的作品。若是在班级当中缺乏独唱出色的学生,就不要选择领唱多的合唱作品。合唱曲目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学生合唱水平。最后,教师在选择合唱作品当中一定要关注男女生的比例。由于不同学生受到性别、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合唱作品要结合学生的性别、能力因素,选择的作品能够发挥出学生们的优势,不但能够顺利实现合唱教学的目标,而且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

2.4体态律动教育理念的具体利用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首先是根据人体具备的本能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该过程中可以本能地与音乐基本节奏保持一致。学生需要将自身的体验作为最终学习目标,同时在节奏律动的训练中,将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充分的配合,有效利用大脑、手、脚、眼等感受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比如在合唱指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手部的肢体动作进行利用,这是由于手臂可以有效地对合唱作品进行表达。起声在合唱过程中十分重要,是从呼吸状态向发声状态转化的过程,对声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合唱的过程中,如果存在起声不统一的情况,将会对整个合唱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合唱指挥可以有效通过手势进行引导,比如对一些演唱力度较大或者气势恢宏的合唱作品,需要确保动作的干净利落,例如《长江之歌》、《在太行山上》,要保证手势刚劲有力;而一些抒情的合唱作品,比如《长城谣》,需要在手势的利用上追求轻柔连贯、线条流畅;如果音乐作品的开头较为舒缓,或者是一些戏剧性的合唱作品,比如《祖国,慈祥的母亲》,要求在指挥时做到动静结合、松紧结合。其次,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指出大脑和身体应该有对动作的控制能力以及应该具备协调反应能力,要求在完成相关动作时,大脑和身体进行积极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保持放松,让听觉、身体、情感、大脑进行配合,以此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校合唱指挥教学的目的正是要求学生通过身体语言对音乐进行表达,系统的合唱指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意识,对肢体语言进行更加科学灵活的运用。

2.5多多进行训练和合唱赏析

合唱的练习重方法不重数量,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和方法,仅仅依靠长期的练习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注重合唱技巧的授予和练习。比如,合唱时的音准是关系到合唱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音准的练习,通过声部中单音节的练习提升学生的音准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还要保证声部的协调。例如,在练习《茉莉花》的合唱时,教师要根据歌曲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掌握好哪些地方应该断音,哪些地方是低声部,哪些地方是高声部,通过协调配合达到声部的协调。另外在训练之余还要进行知名作品的赏析,比如,《黄河大合唱》等知名合唱曲目,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融洽的合唱氛围和完美的合唱效果带来的震撼,随后教师通过分段解析该曲目的声部数量和彼此的差异,以及各声部的分配和每段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于合唱音乐的认知,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结语

总之,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能忽视班级合唱教学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健.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8):192.

[2]赵金梅.浅谈在初中音乐中探索合唱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