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与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比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螺旋 CT与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比照观察

骆松芝 梁冬梅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核医学科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疾病特点,对比分析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疾病患者,总计128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参与。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不同方法诊断情况以及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后的敏感性94.02%、准确性85.15%、特异性75.40%、阴性预测值92.00%、阳性预测值80.76%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结论: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均可用于诊断急性肺栓塞,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等方面比较后者更具优势,是优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螺旋CT诊断;放射性核素肺显像;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

急性肺栓塞属于心血管急症,发病率一直较高,是肺血管动脉栓塞所致。患者有呼衰、发热以及胸闷等症状表现,但是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增加了疾病的诊断难度。为了确保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需选择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本文就我院急性肺栓塞患者为例,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急性肺栓塞患者,时间选自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共计128例。患者与家属对诊断方法知情同意,患者意识清楚,排除重要脏器损害、妊娠、哺乳期、精神疾病等情况患者。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58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3岁,平均(59.50±5.60)岁。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采取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方法

螺旋CT诊断:检查使用Light speed Uitra-CT99型螺旋CT,设置参数电压、电流、矩阵、螺距、层厚分别为120kV、320mA、512×512、1.375、1.25mm。检查时,辅助急性肺栓塞患者仰卧位,扫描肺尖-肺底,增强扫描膈上2cm-主动脉,肘静脉注射碘海醇(生产企业:Nycomed Imaging AS,Lindesnes Plant ,批准文号:注册证号X19990273)100ml,15s后再次扫描。

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检查使用GCA 7100A SPEC仪器,辅助急性肺栓塞患者平卧位,肘静脉注入聚合白蛋白(生产企业:北京森科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3042),放射剂量185-350MBq,5min后扫描,采集后位等显像。

1.3观察指标

统计急性肺栓塞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的检出情况以及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后数据导入软件SPSS19.0版本,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等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X2)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检出情况分析

急性肺栓塞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的具体检出情况见表1。

1 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情况分析(n,%)

螺旋CT检查

临床诊断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

临床诊断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阳性

32

34

66

阳性

63

15

78

阴性

35

27

62

阴性

4

46

50

合计

67

61

128

合计

67

61

128

2.2诊断效能分析

急性肺栓塞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情况见表2。诊断效能比较,P均<0.05。

2 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效能情况分析(n=128,%)

组别

敏感性

准确性

特异性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放射性核素肺显像

94.02%(63/67)

85.15%(109/128)

75.40%(46/61)

92.00%(46/50)

80.76%(63/78)

螺旋CT

47.76%(32/67)

46.09%(59/128)

44.26%(27/61)

43.54%(27/62)

48.48%(32/66)

x2

34.7568

43.2900

12.3126

28.6292

16.5984

P值

0.0000

0.0000

0.0004

0.0000

0.0000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一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预后较差,需积极诊断、早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1]。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常见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晕厥等症状,所以疾病漏诊、误诊风险较高。螺旋CT是常用诊断方式,通过螺旋形曲线扫描轨迹收集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数据,分辨率高,但有运动伪影情况,增加了疾病的误诊风险,影响诊断准确率[2]。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可以显示两侧肺部血流灌注量,有效判断肺血流分布、病理改变所致肺血流损伤情况,清晰反映纵膈、肺内肺实质病理情况,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3]。相关研究指出,放射性核素肺现象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诊断效能高于螺旋CT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手段[4]

综上所述,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诊断效能高,助于早期临床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程桂兰.分析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2):176-177.

[2]侯学静,白景林,高志红, 等.放射性核素肺显像与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对比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7):840.

[3]马青松,张静,罗露露, 等.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9):1731-1734,1757.

[4]甘忠成.螺旋CT与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比较[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