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调节糖尿病血糖指标及改善情绪的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3

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调节糖尿病血糖指标及改善情绪的作用观察

徐婷

江苏镇江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 (江苏镇江 212003)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同时以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对其血糖指标与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现摘选98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病人,再以奇偶数字法进行对等分组,A组(n=49),行常规干预,B组(n=49),行饮食、运动以及心理联合干预,对比组间结果。结果:干预后,B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较A组均显著更低,P<0.05;情绪方面,B组的SAS、SDS评分也更低于A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以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血糖控制效果更为理相,还可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饮食;运动;糖尿病;血糖指标;情绪

糖尿病是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人群,相关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胰岛素、遗传、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等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许多病人因为对疾病认知度低,未能意识到自身的饮食、运动以及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的不良影响,导致疾情控制不佳甚至加重,因此,加强此类病人的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也十分必要,科学的干预措施,可以让病人关键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改善其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其血糖不平控制[1-2]。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糖尿病病人同时以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对其血糖指标与情绪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现摘选98例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病人,再以奇偶数字法进行对等分组,A组(n=49):男25例,女24例;年龄:48-79岁,年龄均值(59.15±3.21)岁;病程2-10年,病程均值(5.17±1.02)年;A组(n=49):男26例,女23例;年龄:47-80岁,年龄均值(59.21±3.17)岁;病程2-11年,病程均值(5.20±1.05)年;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充分授权,且比较组间相关资料与数据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比可行。

入组标准:所有病人均经临床诊断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给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符合;研究已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以及肾等器官功能不合者;合并癌症者;精神或认知异常,沟通交流困难者。

1.2方法

对A组病人行常规干预,即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常规饮食指导与日常注意事项讲解等。B组则在A组基础上再配合以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 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首先对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关注其情绪波动,确诊其有无恐惧、悲观以及固执等负面情绪,明确不良情绪后,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找出其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引导其克服负面情绪,如以分散注意力的形式,帮助其改善心情,使其感到满足;坚持人性化服务原则,了解病人需求,并尽量满足,给予病人足够的尊重与关爱,增强其归属感与安全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疾病治疗与护理。

  2. 饮食干预。依据病人的饮食习惯、病程时间,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醒病人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依据其实际情况,对每日需要的摄入的总热量进行计算,参照恒热原理,确保其常饮食的营养搭配合理;向病人讲解日饮食需要注意的禁忌,蔬菜、水果可多食,如苦瓜、香菇以及芹菜等,均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同时多食蔬菜水果,还能防止便秘,从饮食方面促进病人的血糖水平控制;提醒病人对每日的总热量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并禁止烟酒、煎炸等食物。

3.运动干预。依据病人的康复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其开展针对性康复运动训练,先由被动训练开始,再过渡到主动训练,并计划好训练时间,促进病人的疾病康复。依据病人的耐受度与心率,为其制定针合理的运动计划,教会其正确呼吸,促进肌肉质量、肌力改善,增强机体免疫力,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运动习惯。

1.3指标观察

干预前后,分别检测病人的FBG、2hPG水平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病人情绪,SAS分值以50为临界值,>50分即为有焦虑情绪,得分越高焦虑严重;SDS分值以53分为临界值,>53分即为有抑郁情绪,且得分越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均以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有关的所有数据均采用“[例(%)]”表示,以“χ2”实施检验;计量有关的数据采用“(60ff9f0269f11_html_7a5e74e83c79b493.gif )”表示,以“t”实施检验,若P<0.05,则判定为有意义。

  1. 结果

2.1对比2组的血糖指标变化

干预前,对比2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干预后,B组FBG、2hPG水平较A组均明显更低,

P<0.05。

表1 对比2组的血糖指标变化(60ff9f0269f11_html_7a5e74e83c79b493.gif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n=49)

8.27±1.36

6.51±1.13

11.73±2.28

9.24±1.61

B组(n=49)

8.29±1.42

5.17±1.08

11.75±2.34

7.37±1.13

t

0.071

6.000

0.042

6.654

P

0.943

0.000

0.965

0.000

2.2对比2组的情绪变化

干预前,对比2组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干预后,B组SAS、SDS评分较A组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的情绪变化(60ff9f0269f11_html_7a5e74e83c79b493.gif

组别

SAS/分

SDS/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n=49)

61.52±3.74

42.31±3.79

63.31±5.07

42.54±3.15

B组(n=49)

61.49±3.83

32.11±3.58

63.27±5.11

31.76±3.24

t

0.039

13.695

0.038

16.698

P

0.968

0.0000

0.969

0.000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病人的情绪、饮食以及生活行为行为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更离不开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但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过于单一,针对性、有效性均不够理想[4]。而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则同时涉及到了病人的生理、心理两个方面,通过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心理情绪进行改善,消除因为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将其自我护理意识充分激发出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与疾病康复的信心,促进血糖控制。通过饮食干预不仅可以巩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确保病人机体营养摄入合理,保持良好的机体功能;通过运动干预,可以增强病人的体质,对其人体肌力进行改善,逐步提升其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从而对血糖控制与疾病康复发挥积极作用[5]。本次研究也显示,干预后,B组的FBG、2hPG水平较A组均明显更低,P<0.05;且B组的SAS、SDS评分较A组也明显更低,P<0.05。

综上所述,心理、饮食以及运动联合干预用于糖尿病病人护理可促进其血糖水平控制,改善其不良情绪,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杏云,孙敏.心理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09):152-153+181.

[2]于丽利.心理护理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09):176-177.

[3]张丹丹.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9):178-179.

[4]张慧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于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5):690-691.

[5]王冰欣,王玉国,王子伟,等.饮食控制联合运动疗法在提高药物治疗社区糖尿病临床效果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7):18-19.

姓名: 徐婷 ,性别: 女,出生年月:1985.02,籍贯:江苏镇江,职称:主管护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神经科,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