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理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新型护理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中的应用

樊妮莎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1 1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新型护理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p<0.05),实验组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多学科协作诊治患者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型护理模式;凶险性前置胎盘;多学科协作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发生前置胎盘者既往有有剖宫产史或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史的情况,近几年因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给临床诊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辅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有研究学者提出,在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实施新型护理模式可以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改善母婴结局,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研究流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33岁,平均年龄为(26.77±2.11)岁。

实验组:本组30例中年龄最小者22岁,年龄最大32岁,平均年龄为(26.85±2.09)岁。

以上内容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内容为:(1)妊娠早期如有贫血情况,及时纠正,保证血容量(2)妊娠周期32+后,完善MRI、超声等检查,明确胎盘植入、胎盘位置以及胎盘与周边组织的关系等多种情况,明确切口位置(3)确认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术前诊疗方案的制定、孕周、血型、医患沟通以及多学科会诊等[1](4)妊娠周期36+前2-3d入院,于病情稳定且无活动性出血现象时,终止妊娠,如有意外出血,需及时采用缩宫素干预,避免紧急手术(5)术前完成腹主动脉预置术、地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尽快完成剖宫产(6)妊娠周期36+前如果出现意外出血,启动急诊手术预案[2](7)术中出血量>3000ml,启动黄色预警,由重症医学科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如>4000ml,启动橙色预警,由血液科维持患者凝血功能,如患者病情不稳定,转入ICU接受后续诊治,并由产科、重症医学科协同管理。

对照组:常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明确书中相关指标,做好术后注意事项的叮嘱。

实验组:新型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以多媒体、口头宣教多种方式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认知(2)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取得沟通,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好疏导,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分享其他病友诊疗案例,帮助其建立信心(3)饮食指导:叮嘱患者术前尽可能食用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机体能量,术后则保证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食物[3](4)行为护理: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子宫收缩,避免肠道粘连,并遵照循序渐进、运动缓慢的原则,逐渐的增加运动量(5)术后疼痛:评估患者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实施对应的镇痛处理,并保证切口周边皮肤的清洁,叮嘱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牵拉伤口(6)哺乳护理: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并指导乳房的护理技能,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提升母乳喂养率,降低乳腺炎等不良情况[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疼痛评分:通过VAS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得分越低越好。

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调查结果以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示。

2结果

2.1 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

见表一所示,观察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一 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 (x±s)

组别

n

术后排气时间

疼痛评分

实验组

30

11.11±1.93

4.25±0.58

对照组

30

22.75±2.31

7.24±1.02

t


21.180

13.957

p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见表二所示,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p<0.05),实验组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0

19

10

1

29(96.67)

对照组

30

11

12

7

23(76.67)

X2





5.192

p





0.023

3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会影响母婴结局,而常规的诊疗模式并不完善,不能低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且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而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可以于术前、术中、术后发挥作用,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可以从多个学科的角度为患者护航[5],再辅以新型的护理模式来精准的掌握患者胎盘植入情况,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证患者术前、术后准备工作和康复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接受多学科协作诊治过程中,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可以取得显著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健英、刘菊梅、严语、卢丹.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救治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14例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v.10;No.234(18):118-121.

[2]余王君.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30;No.258(05):30-32.

[3]利峰, 黄薇, 杨孔武,等. 非杂交手术室条件下多学科协作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0, 036(005):800-803.

[4]刘燕. 基层医院对于急诊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5):283-284.

[5]马静, 郝璐. PDCA循环护理模式联合追踪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026(00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