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效性分析

孙岩 贺霞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科研室,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34例)和认知组(35例)。常护组患者按治疗方案进行常规护理,认知组在常护组基础上增加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认知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42.18±6.69分)显著高于常护组(36.56±7.15分),认知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88.68±5.26分)均显著高于常护组(71.56±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护理,可存在个体治疗依从性提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乙型肝炎;认知护理;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有效性

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呈慢性病程,需长时间治疗,对于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反应,影响日常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疾病控制,因而需积极采取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减轻基本对患者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认知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精神、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但是其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确,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乙型肝炎患者,对比分析了认知护理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9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34例)和认知组(35例)。认知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5~69岁,平均48.51±23.46岁,病程1~6年,平均4.13±1.85年。常护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4~69岁,平均46.54±22.43岁,病程1~6年,平均4.09±1.89年。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常护组患者按治疗方案做好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认知组在常护组基础上增加认知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个体化认知干预

采用视频图片,保健手册等形式,使患者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说明当前临床治疗手段与效果,选择多个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提升治疗信心;纠正患者和家属的错误认知,针对传染性等问题进行说明,说明家庭和社交中如何正确防护,普及主动预防知识;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习日常保健知识与技能,引导患者根据兴趣爱好适当实施体育锻炼。健康宣教中鼓励积极提问,耐心回答消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

1.2.2心理护理干预

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状态,指导患者主动释放心理压力,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将患者情绪调整到正常弹性的状态;指导患者进行娱乐活动等,转移注意力,减轻偏执想法,改善情绪状态。指导家长多关注患者情绪状态,积极给予情感支持,改善其负性情绪反应。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依从性评估

本院自拟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问卷评分0~5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好,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评分情况[1]

1.3.2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总分 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认知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分组

n

干预前

干预后

认知组

34

28.96±8.93

42.18±6.69

常护组

33

29.02±8.71

36.56±7.15

t

0.213

5.902

P

0.809

0.004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认知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分组

n

干预前

干预后

认知组

34

62.97±10.28

88.68±5.26

常护组

33

63.02±9.68

71.56±8.67

t

0.183

9.031

P

0.857

<0.001

3讨论

受病情、社会大众态度、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乙型肝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部分患者伴有病耻感,导致患者对于治疗失去信心,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正常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需积极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2]

认知护理为新型科学化护理模式,通过认知干预与护理手段相互配合,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心理压力,纠正其精神障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近年来,认知护理在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逐渐增多,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该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可达到89.12±8.18分,而常规护理者仅为72.02±7.12分[4]。本次研究也发现,认知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88.68±5.26分)均显著高于常护组(71.56±8.67分),可知认知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还发现,认知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护组,提示认知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护理,可存在个体治疗依从性提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丁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7):963-964.

[2]胡晗好.认知护理在改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3):380-381.

[3]顾慧朗,李玲.认知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评价[J].吉林医学,2019,40(12):2917-2918.

[4]李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