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

高烨

锡林郭勒电业局正蓝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027200


摘要:电子信息时代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与各区域协调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国民用电水平,要加强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行能力。为适应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国自主研发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电力调度控制平台统一作业,能够时刻对电网进行监控,并在紧急情况下预测和发现问题,并且自动实行解决方案、运行管理,还能完成安全检查。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互联互通;分析


1电力调度工作运行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网调度机构主要由省级单位自主完成,通过核心管理业务、综合性业务与电力调度业务内容的系统化、自动化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线上交流、互相共享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因运行系统的协调作用,将安全空间内的电网调度机构运行稳定、数据接收和业务关联等环节紧密相连,以各级别调度机构自动化运行管理为迁移,切实电力调度工作秩序流程,从而完成数据传输工作。而安全区外的调度机构,在业务交流、数据传输等层面均具有明显劣势,如业务办理流程不一致、协同标准不合理、数据处理差等问题。

基于此,业务流程数据交换目标的实现,可从数据共享、互通状况两点进行思考,再者因数据处理速率的差异,使其处理模式也存在明显不同,若要从根本上实现二者的统一,则应加强数据共享和互通状况两者间的合理把控。另外,受到调度机构数据标准的影响,例如:问题数据、基础数据和设备台账等问题;使其在电力调度工作运行管理中呈现处理结果不对等、信息无法合并运算的局面。因此,若要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则应在电力行业内部,以SOA(服务体系架构)构建的方式,依据运行系统内现存互联互通问题,但因基于数据处理危险性、运行效率低和系统维修无法自主的缺陷,从某种程度上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约束作用。

2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

2.1设计思路

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的实现过程首先,实现共同的管理标准,是对纵向机构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系统性调控,全面进行内部循环机制,环环相扣,各项工作内容明确,落实到位,确保流程准确无误。对管理过程严格审查和把关,进行相关的业务考核和评定,实现经手人责任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作流程及时做出反应,按照实际要求可控性协同内部解决。所以共同的管理标准可以帮助实现规范一致的工作流程。

其次,共同的系统平台能够实现集约型专业型管理,帮助管理体系有具体的系统进行工作,提升调度控制管理水平和效率。以D5000平台为标准,统一使用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数据的互联互通,控制系统流程规范,数据交互运用E语言进行描述,配合消息邮件在纵向与横向的立体式交叉体系中发挥作用,共同的系统平台更为方便的是能够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运行结果、统一系统模式以及统一数据,并进行统一的数据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不同范围和区域之间的交流。

最后,共同的流程是在以上两点统一后自然产生的规范性流程,在运作中只要按照共同的管理标准和平台运行,流程就不会出错,业务进行阶段不同区域机构之间也可以随时接手,而国家级、省级之间也可以建立起监督流程,随时检查业务流程,加快了审批审查的速度。

2.2框架分析

第一,数据载体。依据上文互联互通框架设计思路,利用OMS2.0系统的选择,形成多维度、立体式框架结构。而在此过程中,关于数据载体的分析,应以E格式文件和信息传输为前提,通过XML交换载体的设定,不仅是对其灵活性、复杂性的体现,还是对XML交换载体多层次嵌套的分析。互联互通框架的设计,应将E语言作为架构载体,利用电力调度数据领域的转换,将自身表达形式单一、解析效果高的优点进行其全面呈现。第二,传输机制。对于数据传输环节而言,企业在进行数据传输机制分析中,可从Webservice、ESB技术两点入手。其中前者以HTTP协议为基准,通过服务端简单语言的表达,由客户端程序完成信息编辑、调取和分享等工作,具有操作繁琐和数据量、传输频繁的缺陷,易引发“丢包”问题,安全系数相对较低。后者作为传统技术融合产物,能够在网络基础服务体系架构的环境下,以网络中枢衔接的方式,避免数据传输差异,不仅是对服务器协调运行的体现,又是对各服务器间在整合与通信作用的彰显。

3互联互通框架的具体应用

3.1智能化生产

基于D5000平台构建的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运行管理系统四大类应用,消除系统间的壁垒,实现四类应用的全面融合,提升应用间的互动性。标准业务流程通过使用安全校核、计划优化、稳定限额、设备状态等一系列应用服务,全面实现生产业务智能化。以调度倒闸操作流程为例,该流程使用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安全校核类应用提供的安全校核功能,以流程为主线,按照该流程标准操作程序的安全防误要求,在业务流程流转的过程中自动关联相关的安全防误应用,把调度倒闸操作规范中要求的管理防误与技术防误无缝融合,对调度倒闸操作业务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防误。例如:在“基态及N-1静态潮流计算分析”流程步骤中,OMS直接调用防误系统提供的基态安全分析防误功能,该部分由集成于安全校核类应用中的基态安全分析功能实现,为OMS提供基态及N-1静态潮流计算分析结果,提醒设备过载、断面越限等安全防误信息。

3.2横向互联

依据国家电网规定,为适应“三集五大”建设体系,各电网企业均应加大自身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思想。即系统化分析大运行和大检修电力服务需求的同时,对PMS2.0(生产管理系统)、OMS2.0予以准确梳理,在二者设备信息和图形信息、运行信息与评价信息、缺陷信息、巡视信息以及检修信息多元化共享的前提下,布设互联互通框架,使其能够独立信息精简版传输,即在不依赖D5000平台,完成信息屏蔽和服务调用等功能。其中设备检修模块、调度日志模块的使用,应以PMS、OMS系统E文件阐述的基准,再经OMS分解与存储的性能,构建电网调度管理模块。

3.3纵向互联

将核心业务运用至纵向协同标准中,可在停电审批管理的环境下,实现国调、省调和分中心间数据互联互通的目的。以停电计划审批为例,由互联互通框架生产地向国调予以报送审批,如互联WF文件的选择,例如:“冀北、华北、国调”、

“河南、华中、国调”、“辽宁、东北、国调”等框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网调度运行系统互联互通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须依靠更加智能和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而智能电网调度和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要采用纵向和横向的立体式交叉运营管理,利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各电力机构在区域之间共同进退与协作,在上下级电力机构之间达成统一思想,共同维护和稳定电网的电力调度工作。这种框架的构建与实现不只依靠数据库的存储,各机构之间都能来回调用,在工作流程中也不拘泥于套路,各步骤中都有可调配数据,更容易整体把握,又可以个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杨笑宇,庞郑宁,樊启俊,等.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177-182.

  2. 杨笑宇,庞郑宁,樊启俊,冷喜武,朴林,李勇,李军援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J]援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39):177-181.

  3. 游翔.基于电力调度工作流构建运行管理的互联互通框架[J].民营科技,2017,(07):64.[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