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3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

王荣,范玲春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在口腔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从口腔门诊诊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沿用该科室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质量、诊疗管理、基础护理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00%、92.50%,均优于对照组的22.50%、75.00%(P<0.05)。结论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在口腔专科护士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风险管理

随着医学水平和经济能力提高,口腔治疗护理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如牙齿矫正、美白修复等[1-2]。研究指出[3-4],相比于临床其他领域,口腔医学领域相关指南较少,且新设备和新技术使用在提高治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且口腔科诊疗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职业暴露风险较高,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本研究将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专科护士培养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牙体牙髓科接诊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57岁,平均(36.14±5.66)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0~58岁,平均(37.01±5.7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基于常规管理,如治疗前进行心理疏导、宣教,正确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并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培训,并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职业安全内容包括:①隔离防护:正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护目镜等,减少危害物品接触;②危险处理:发生职业暴露时正确进行应急处理;③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保证所有可复用器械经过严格消毒,按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空气及物表消毒;协助患者诊前漱口;④填充材料回收:对于废弃的填充材料,按规定回收处理。(2)进行头脑风暴,识别护理风险:将诊疗护理中遇到的问题或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统计归纳,在小组会议上进行头脑风暴,将潜在或存在的风险逐一列出,讨论分析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就诊环境、器械消毒、护理操作流程等制定规范,严格按要求执行,并由护理质控小组负责监督检查。(4)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和操作前解释。对于恐惧或紧张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如深呼吸、鼓励、安慰等。诊疗结束后针对具体操作进行椅旁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从消毒质量、诊疗管理、基础护理三方面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2)不良事件。(3)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在消毒质量、诊疗管理、基础护理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消毒质量

诊疗管理

基础护理

观察组

40

97.28±8.45

93.74±10.09

95.34±10.16

对照组

40

85.11±6.59

82.88±7.13

89.26±7.33

t


7.183

5.559

3.069

P


<0.001

<0.001

0.003

2.2 不良事件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菌落数超标

感染

护理纠纷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2(5.00)

对照组

40

3(7.50)

2(5.00)

4(10.00)

9(22.50)

2





5.165

P





0.023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5(62.50)

12(30.00)

3(7.50)

37(92.50)

对照组

40

14(35.00)

16(40.00)

10(25.00)

30(75.00)

2





4.501

P





0.034

3讨论

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口腔疾病发生率日益增加,对于口腔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5]。关于口腔专科医院护理投诉调查显示[6],主要纠纷来自管理缺陷、护理职责两方面。相关的预防策略提出[7-8]应从以下方面改进:改变服务态度和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水平;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另一方面,因患者多、流动大、护患之间接触距离近,口腔专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风大,更易受患者血液、飞沫污染;化学类填充材料的调配和使用过程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特殊设备如高速涡轮手机、超声洁牙机等产生的噪音较大,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对听觉和神经会造成一定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可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其一全面系统的知识培训,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保障患者安全;其二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意外逐一列出,并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预防风险和快速处理问题;其三是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既减轻护士工作量,又减少患者诊疗时间;最后对患者健康宣教,便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并减少意外的发生。张丽婷[9]对国内外口腔科感染防控现状分析发现,国外牙科从业人员有较强的预防感染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从性较差,职业暴露风险多发生在以下几方面:局部麻醉(包括注射和处理针管造成刺伤)、洁牙、牙体预备(尤其是车针安装和移除时易划伤)、器械清洗消毒等;国内口腔科从业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意识和处理能力尚未达到专业要求,未得到重视。刘玉芝[10]等在口腔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事故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专科护士,采取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宪涛, 吴凡, 邬兰, 等. 中国口腔医学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015(003):264-269.

[2]黄少云. 口腔专科医院护理投诉的分析与对策[C]// 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

[3]李玉莎. 口腔内科护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9(21):259-260.

[4]任延方. 中国国民口腔健康需求、口腔医学教育及住院医师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50(8):78-79.

[5]钟秀芬, 李民冬, 施春梅,等.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16, 38(10):1465-1466.

[6]李宇佳. 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J]. 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000(4):68-68.

[7]邓天阁, 薛洋, 姜涛, 等. 血液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11(8):7-9.

[8]赵丽新.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014(2):297-298.

[9]张丽婷. 系统的医院感染教育在新入职口腔从业人员的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10]刘玉芝, 王言飞, 顾慧. 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015(003):29-30.

作者简介:王荣(1985-01-),女,汉族,本科,云南曲靖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口腔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