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

汪亚萍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共计胸心外科危重8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转运期间分别接受安全管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心外科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转运期间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胸心外科;术后转运;护理措施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保证患者安全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同时也是评价护理治疗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后转运期间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质量管理[1]。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我院选择了胸心外科危重80例患者,全部患者中的男女比例为6:4,平均年龄为(71.9±5.2)岁。随机分为两组,使两组之间没有年龄或病程差异,以便比较所获得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是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正式启动的。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提升护理安全意识:在早晨交接班时需要护士长做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和护理安全管理举措等。定期举行讲座,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2]

1.2.2健全并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可行的胸心外科危重患者医护人员准入制度,严格考核需要上岗的工作人员,考核不达标人员坚决不用,提升危重患者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关于护理知识、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在转运危重症术后患者时,需要2名医护人员随行,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保证能正确处理转运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1.2.3规范安全转运流程: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术后转运时,需要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安全转运流程。并在完成转运后做好交接工作。

1.2.4转运前的安全管理:与接收科室做好预先的沟通、协调工作。转运前告知患者转运的目的。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保证患者能配合完成转运。检查各个管路的固定情况,并对不同管路做好标识。清理干净患者的血迹和分泌物等,穿好病号服,做好保暖。携带氧气枕。备好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转运途中也可以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基础生命体征,转运前进行安全评估,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患者存在躁动,需要适当约束,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保证在转运患者时能在出现危险后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3]

1.2.5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和神志等,上下坡时保证患者处于头高位,搬运患者时动作轻柔、平稳、如为脊柱损伤或骨折时,选择一轴线搬运。

1.2.6转运后的安全管理:在患者顺利回到相关科室后,与病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在并在交接单上签字。妥善安置好患者且确认患者无异常后转运人员才能离开[4]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意外事故发生率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意外事故发生率比较(n,%)

组别

刹车失灵

供氧中断

导管脱落

发生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X2

P

0

3

1

5

1

2

5.0%(2/40)

25.0%(10/40)

8.637

P<0.05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完全满意

部分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X2

P

34

13

5

15

1

12

97.5%(39/40)

70.0%(28/40)

8.524

P<0.05

3.讨论

在胸心外科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危重患者的术后转运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转运患者时,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极易加重患者病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从而引起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到医院的社会信誉。目前人们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随之提升。所以在转运危重症术后患者时,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照护患者。密切观察和监控转运期间的各个细节,尽可能降低转运期间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完成患者的转运工作。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在整个护理活动的开展期间,患者没有发生超过规章制度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身心障碍、损害或缺陷。对对胸心外科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护理的优势主要包括:转运期间的风险更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高。作为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转运危重患者时,转运质量会受到转运人员能力素质、仪器设备等的影响,且对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本身病情较重,所以想要顺利完成转运工作,就需要保证开展转运工作的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精湛的技术,对转运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对相关操作进行规范,并要注重养护急救设备,保证设备随时可以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对胸心外科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转运期间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张永佳. 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30):137-138.

[2] 陈婷,沈礼丽,周岚. 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21):229.

[3] 沈文军,颜美琼,王玉吟,等. 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J]. 护理管理杂志,2015(7):493-495.

[4] 张孝华. 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