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老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现代 养老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徐麟 1 李嘉懿 2

1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呼和浩特市 010070

2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10010

摘要:现代养老建筑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类别,但实际建筑设计没有在各个区域空间做出优化,缺乏适老化理念的融入,影响设计效果。为了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舒适度,有必要加强对现代养老建筑的设计改造,联通室内外绿化环境,加强建筑无障碍设计,保证老年人居住安全,并为其提供医疗保健与康复服务。

关键词:养老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加强养老建筑设计研究是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筑行业绿色建筑理念和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养老建筑设计时,应从建筑室外整体设计和室内设计两个层面进行适老设计,结合老年人康养、护理特点,对室外景观、活动空间和室内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进行优化设计,适应老年人颐养天年的要求。

1养老建筑设计原则

1.1无障碍设计原则

无障碍设计应当属于养老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保证建筑空间的便捷性。针对有行动障碍的老人,要求建筑功能流线做到清晰简洁且地势平坦,在高差位置科学设置缓坡。对于视觉上有障碍的老人,应保证室内光线明亮但不刺眼,加强室内空间色彩设计,提高辨识度。交通引导标识系统设计能够帮助具有听觉与视觉障碍的老年人辨认各个空间,还可以通过空间处理,或者使用吸声材料降低噪声,打造宜居幽静的居住环境。

1.2适老性原则

城市内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型建筑设计就是要从老年人行为特征入手,结合其生理情况与精神需求,突出建筑设计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除了适老化理念,还应将人性化理念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公共开放的娱乐空间,还要营造出与常规建筑空间不同的休憩交往空间,在充实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缓解其内心的孤独感,使老年人能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

2基于适老化理念的现代养老建筑设计思路

2.1采用自然元素进行建筑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养老建筑的设计应能满足环境的基本要求,并通过确保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使养老建筑的设计更健康,更舒适和节能。众所周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太阳的能量和空气供应密不可分。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中使用了更多的照明系统和空调技术。将对养老院的室内环境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人为地改善建筑物的长期居住环境,不仅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而且还不能满足绿色建筑设计对环境保护和节能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将绿色建筑的概念应用于养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自然元素充分融入养老建筑设计中,为满足老年人安全健康的室内环境的需求,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和设计原理来改善退休人员建筑物的照明和大气环境。

2.2养老社区庭院规划与设施设计

对于养老社区来说,重要的是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休闲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庭院采用了“回”字形设计,在建筑规划上给人以安全感。庭院中间的连接步道采用了具有透水和防滑的大理石板,并利用步道两侧的鹅卵石对存在视力障碍的老年人进行提示。在安全方面,庭院的整体规划中较大限度的保留了草坪,从而避免老人在庭院活动中摔倒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社区公共建筑规划与施舍设计的安全性。

2.3科学选择建筑场地

与普通建筑设计不同,养老建筑设计的服务对象十分明确,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在设计时应结合老年人的特点科学选址,考虑老年人身体情况,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选择的地址应当有较好的地形条件,避免地面出现陡坡。由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不明显,睡得早,起得也很早,建议选择远离城市主干道、避免过多汽车经过。

2.4应用节能设计理念

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重点设计内容之一。在进行养老建筑外墙结构设计的同时,应该对于墙体的节能功能进行必要的优化,在设计时,不断地讨论节能设计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内容,从而选择更加适配的环保节能材料。同时,可调节的外墙设计已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它适应不同的温度和季节性建筑设计要求,以减少在建筑物中使用空调并扩大建筑物的隔热效果,进而全面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也应该对于窗口的开口方向进行综合调整,考虑到养老建筑的窗墙设计的面积远大于传统建筑,所以应该采用玻璃幕墙的建造形式进行养老建筑的窗墙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物的采光性能。建筑物的保暖效果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玻璃幕墙的面积进行调整,同时提高玻璃幕墙的气密性和隔热系数,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对于老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令人愉悦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室温。所以应当用自然元素填充老年人的生活空间。

2.5景观设计

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促进老年人心情舒畅、心情愉悦,有利于老年人康复疗养。同时,景观设计在养老建筑起到组织交流流线和空间划分的作用,实现各功能区空间隔离,为老年人康养提供静谧、自然的居住环境。项目在景观设计时,考虑到当地天气以阴雨天为主,晴朗天气较少,建筑南侧主要以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为主,确保建筑底层光照和通风。建筑北侧间植高大乔木,并栽植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层次有致的植物群落,起到丰富老年人群体景观视野、营造宁静自然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使老年人身心沉浸于自然。公共活动区沿开阔广场密植高大乔木,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形成相对封闭的围合空间,实现活动区与生活区分离。

2.6养老社区文化长廊规划与实施设计

养老社区的文化长廊,该长廊的整体规划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左侧为直通式书架,右侧则设计为开放空间,老人可以在该空间品茶、看书,以陶冶个人性情,使个人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该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中,栏杆高度设计能够避免老人跌落,且大跨度的梁柱结构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空间。同时,在座椅的设计方面,采用了两侧带有扶手的方形圈椅,这与老人起、坐不便的情况相符。

2.7活动场地设计

老年人社交需求较为强烈,除室内活动场所外,室外活动场所是老年人群体的主要集聚区,要求活动场所兼具活动健身和社交沟通的功能。考虑到该需求,项目设计时,综合考虑自理型老年人人数较多,健身和社交要求较高,因此,将活动区设置在自理型养老区。容养区和活力区活动场地以小型空间为主,主要设置在西侧次入口和南侧次入口等相对开阔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功能区老年人群体健身锻炼和社交要求。为满足各养老区老人就近健身锻炼、社交等需求,在各养老区内设计简易的健身器材和休憩座椅等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分散健身、社交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压力。加强城市养老建筑的优化设计,基于适老化设计理念,扩大养老建筑规模,完善建筑功能,加强建筑室内外的绿化设计,科学选择地址,做好建筑各部分空间的优化设计,在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的同时,提升建筑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倪新锋.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J].城市建筑,2019,16(15):41-42.

[2]张晓晗.养老院建筑空间循证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9.

[3]应媛.基于在地性的乡村养老服务设施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