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研究

叶新绿

联勤保障部队第 906 医院温州医疗区 ,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方式辅助全身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6例,常规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辅助全麻,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治疗可以有效辅助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更加突出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辅助麻醉;临床应用

临床中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因为多方面因素而呈现出应激状态,此时会导致焦虑、血压提升、心率加快、贫血等多种机体功能代谢障碍,此时会对手术安全性和预后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麻醉之前需要提供适当的镇静催眠处理,从而确保镇静效果规避不良反应[1]。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麻醉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究全身麻醉下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麻醉方式划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6例,男女分别22例、14例,年龄均值(57.25±4.24)岁,体质量平均(24.24±2.51)kg/m²;常规组患者36例,男女分别21例、15例,年龄均值(56.55±4.38)岁,体质量平均(23.54±3.02)kg/m²。一般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不采取任何特殊处理,禁食8到10h、禁水6到8h,在进入手术室之后针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进行体征检测,构建静脉通路并按照每小时10ml/h的剂量实行静脉滴注,采用酸钠林格,应用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mg/kg、维库溴铵0.1mg/kg实行麻醉诱导,应用气管插管后采用机械通气处理,呼吸参数设置为VT8-10ml/kg、RR10-12bpm。

常规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辅助全麻,采用0.9%生理盐水稀释成为4μg/ml剂量以1μg/kg进行静脉注射。

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啶,用量与常规组的生理盐水相同。

1.3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麻醉效果判定:以麻醉后患者的血压与心率的升高值作为判定标准,判定结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血压与心率的升高值低于10%视为显效;升高值在10%~25%视为有效;麻醉后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明显升高,且升高值超过25%的视为无效。并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n(%)]表示,计量采用 (X±S)表示,使用χ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80.56%),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6

22

13

1

35(97.22)

常规组

36

17

12

7

29(80.56)

χ2

-

-

-

-

7.459

P值

-

-

-

-

<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56%,远低于常规组的16.67%,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术后躁动

其他

发生率

实验组

36

1

1

0

0

2(5.56)

常规组

36

2

1

2

1

6(16.67)

χ2

-

-

-

-

-

5.647

P值

-

-

-

-

-

<0.05

3.讨论

全身麻醉主要是指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内注射的方式,达到人体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短暂性的抑制,暂时性消除个体神志与全身疼痛感受,同时合并以往、反射抑制以及骨骼肌松弛等多种症状表现[2-3]。有研究认为,血液当中药物浓度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会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摒弃对其抑制作用具备可逆性,在药物效果消耗完或被代谢排泄机体之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反射活动会逐渐恢复正常。在全麻手术期间患者的机体一般会形成较强的应激反应,在麻醉作用之下缺乏全面性处理时,便需要采用镇静、镇痛等辅助处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辅助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会形成严重影响,麻醉风险相对较高。

右美托咪啶属于人体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剂,该药物可以在用药后6分钟左右达到半衰期,此时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血浆浓度,同时该药物还可以达到比较突出的抗焦躁作用,对于神经中枢兴奋递质的传递过程可以达到有效的阻断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依从性[4-5]。整体来看,右美托咪啶辅助全麻处理措施的麻醉方式优势明显,其主要特征在于镇静镇痛作用突出,可以稳定心脑血管状态,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明显,同时患者术后苏醒质量较高,药物不会对患者的身心、神经等功能形成影响,可以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麻醉方案对于认知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麻醉麻醉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方案具备显著优势,特别是对于手术患者的麻醉镇定效果突出,安全可靠,可以作为常规手术麻醉方案。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治疗可以有效辅助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更加突出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纵横. 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13):81,83.

[2]李世杰.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J]. 北方药学, 2016(8):195-195.

[3]付强. 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02):105-106.

[4]琚贻鹏. 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辅助全身麻醉的可行性与效果探究[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1):64-65.

[5]赵俊磊.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00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