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

董义

四川九一五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62001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其中地质灾害治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文通首先分析影响边坡稳定相关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治理;方法

0前言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作为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不但直接关系到后续滑坡问题的产生,而且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社会和谐与稳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边坡失稳,抗滑性能急剧减弱,所伴随而来的就是滑坡。因此,要想增强对滑坡灾害的治理力度,就要求在灾害治理施工中,能够加强对边坡地带的监督与控制,并通过对其岩体结构自身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来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治理规划,从而选择更为有利且稳定的支护技术。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影响边坡稳定的基本问题分析

1.1岩体结构层发育不完整影响边坡稳定

岩体结构层的完整度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岩石的完整性,而这也就意味着岩体结构层越完整,那么边坡就越稳定,而岩体结构层的发育越不完整,那么边坡岩体就会因抗剪性能的大幅度降低而产生间隙,从而引发岩层松散、裂隙持续性增大等现象。

1.2受岩性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在风化作用下,边坡岩体的强化性质产生严重变化,与此同时,在部分边坡中,由于水力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共同作用也会在长时间的运动中加大边坡岩体结构之间所产生的裂隙,并最终造成边坡结构的失稳、失衡。

1.3水力因素的侵蚀导致边坡岩体稳定性下降

水力因素不但能够对岩体结构产生化学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对岩体状态造成物理层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我国绝大多数滑坡状况的产生过程中,水力因素都是造成边坡岩体产生滑动以及破坏的主要因素,它不但能够使岩体产生松散、破碎,同时也可以增加岩体结构的压缩性和透水性,在此情况下,严重威胁边坡岩体的稳定性能。

1.4气温因素影响边坡稳定

近几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加,全球气温环境产生了严重变化。在此其中,气温的变化也引发了边坡岩体的物理风华。在气温骤变的影响下,骤冷骤热的状态使得边坡岩体受侵蚀作用加剧,风化效应产生,岩体自然削坡,表面结构自然剥离。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边坡外形及坡度的改变,还包括路堑边坡的滑落与变形。

1.5人为因素导致边坡扰动增加

对于边坡岩体来说,地震往往是致使其产生扰动作用的自然因素,而爆破开挖以及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则是诱发岩体不稳定的重中之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当施工不但会对边坡边沿造成结构破坏,同时也会因施工路线规划失误而导致边坡失衡;而在工程爆破过程中,由于爆破孔的药量过多,在爆破过程中发散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起边坡岩体的坍塌,并最终导致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保障边坡稳定性的施工要点

2.1人工边坡施工的控制要点

在人工边坡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的分析,来制定出符合边坡整体结构的施工设计规划,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由于部分天然边坡自身条件不符合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相关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根据对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来对天然边坡进行开挖、回填、切削甚至是重建等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其能够符合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保证边坡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2.2不同结构边坡施工的控制要点

在滑坡等地址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边坡岩体结构的不稳定是致使其产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通常来说,岩体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滑坡,在这里, 主要从两种形态的岩体结构来展开: 首先,当边坡岩体的形态为顺坡时,如果滑坡坡面的角度比地形坡脚的角度小,且整体而言倾角较为缓和,那么在滑坡面较为完整的前提下,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提高,但是抗剪性能也相对而言会大打折扣;其次,当边坡岩体整体呈现出反坡结构,且岩体自身发育的完整性不高,那么受破碎岩石的影响,边坡在重力状态下会因稳定性被削弱而产生滑坡现象。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滑坡治理方法

3.1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基本勘察工作

首先,施工方在施工前期,必须对地质灾害的实际状况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边坡岩土的属性及其内部结构稳定性的勘察,来大体规划出后期的施工方案;其次,为了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地质灾害中威胁边坡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做出精准的预判,同时,通过对该地区各种资料与数据信息的归类分析,来选择更加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灾害治理手段;最后,施工单位还需与工程设计方案中建设单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实施,对于重点边坡堤段,需着重加强治理力度。

3.2依据勘察结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

首先,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灾害周边环境及在灾害发生地区的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考虑,在将地势地貌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统统考虑在内之后,对灾害发生的边坡岩体等的信息数据做出精准测量,从而提升支护设计方案的精确性,保证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其次,通常而言,在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会因诸多不可控因素而降到最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所面对的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也极大。在此情况下,就要求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能够依据地质灾害的实际状况来确定支护施工的技术等级和方案设计的安全等级;最后,在支护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支护原材料规范来合理配比水泥砂浆,并通过与灾情实际状况的结合,以及对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分析,来实现对施工效果的不断优化,从而确保边坡的整体的稳定性。

3.3针对未发生滑坡灾害的边坡堤段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

当滑坡灾害发生时,施工人员不但需要对灾害地段进行施工治理,同时还需对未发生滑坡的边坡地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防治。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避免因滑坡而导致连带边坡问题的产生,以从根本上降低更大的损失;其次,在对相对安全的边坡进行加固后,也为附近滑坡灾害的抢救与被抢救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资源损失。

3.4选择合理有效的边坡支护相关技术

1)锚杆技术。通常,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锚杆技术往往为拉力型锚杆,尤其针对于岩质边坡及土质边坡地带,利用锚固施工技术,来实现锚杆与边坡岩土的复和,在极大地改善滑动面抗滑性能的同时,实现对边坡地带稳定程度的加强。而且,锚杆技术不但耐久性与经济性远高于其他技术,其在支护完成后不需要费时费力进行养护维修,对施工成本的要求极低。

2)重力挡土墙技术。所谓“挡土墙”,指的就是通过浆砌片(块)石砌筑的方式,在地基附近浇筑出一道保证边坡平衡稳定的墙面。这种技术往往对于地势、环境等因素的要求较低,施工方在修建挡土墙时,不但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施工方式也较为简单方便。因此,当边坡地基较好、且地势对挡土墙墙高要求不高,地面有石料等建筑材料时,通常会优先选择这种支护技术。

3)抗滑桩技术。一般而言,抗滑桩技术是加固滑坡体的一种最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土质边坡的防止过程中,抗滑桩技术既能够避免坡体产生滑移,同时又能够主动向周边土体施加压力,在此过程中,抗滑桩与岩土体之间紧密结合,在阻力的作用下,保障了边坡的稳定性。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因人为因素而引发的滑坡灾害时有发生。尽管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但是如何将灾害扼杀在萌芽之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害才是社会大众所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各施工单位在不断加强对滑坡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同时,增强对边坡区域的预防控制措施,并通过对边坡极其周边区域环境、地势及气候、温度的全面把控,来降低边坡失稳状况的发生几率。而针对已经发生灾害的区域,施工单位必须对其灾害等级进行严格划分,在对危险地带整体结构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为灾害的治理制定出有效且合理的施工计划,从而保障工程防治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对策——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恩子坪2#滑坡体治理工程[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90.

[2]李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04):273+275.

[3]邱金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