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杨文静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摘要:严重的水污染不仅会破坏河流、湖泊的自净能力以及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还会对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基于此,要求相关单位尤其是环保部门,应该针对当前我国水污染现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一方面要更新技术,优化排污和污水治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对相关单位的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有效的核对和分析,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提高违规成本,以此来优化我国的水体环境,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研究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水污染;环境问题;现状;防治对策


前言:水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工业废水等造成的。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对稀少,随着人口总量的不断攀升,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水污染,势必会引发区域性的用水危机。基于此,环保部门以及水利单位必须要依照当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引导全民强化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和重复用水的意识。在改革工艺的情况之下,综合防治水污染问题,并实施污水资源化的战略,提高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可靠的保障。

  1. 水污染现状分析

  1. 我国水污染现状普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废水排放量已经多达500吨,在全国废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占有50%左右,城镇的生活废水则为30%。全国七大水系统总体呈现中度污染的状态。

61077cea9d9b4_html_7ff68fc602b30833.png

  1. 水污染治理相对落后

我国水污染治理能力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城镇的污水处理效能相对较低,仅为50%左右,还有一些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被迫选择落后的工艺,最终甚至呈现出倒闭的状态。其次是部分驻扎于城镇地区的工业企业违规排放含有有毒、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的污水,严重影响和污染了当地的水资源。最后是城镇地区的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互交叠,久而久之形成了复合型的污染问题,不仅难以预测和分析,而且还影响当地人们的饮用水饮用安全。

  1. 水资源利用率低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水利系统也获得了技术上的更新,但是水资源利用率依然持续较低,例如我国每立方米的水再生产总值方面只有国外标准的1/5左右,其中能够有效应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系数也只有0.5左右,但是发达国家却能够达到0.8。同时,我国工业用水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只有60%,但是发达国家能够达到85%以上。由此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而且还存在严重浪费的情况[1]

  1. 水生态被破坏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一旦被大量地排入于河流湖泊当中,会在水体中滋生大量的病菌和有机物,使得河流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持续下降,进而出现富营养化以及其他的污染问题。再加上部分地区的湖海江河水资源开发结构不合理,一旦过度使用或过度开发,会触及到水生态警戒线的范围,使得水域附近以及水域当中的生态功能被严重破坏,直接表现为鱼类丧失了原本的生存环境,大面积死亡,以及附近的水生植物出现富营养化而慢慢地腐烂,直至消亡。

  1. 水污染防治措施

  1. 强化宣传教育

想要进一步将绿色环保以及低碳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环保宣传部门应该进一步落实全民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使全民都能够具有环保法治意识。尤其是在日常用水的过程中,要节约用水,保护好水生环境。同时,还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法治理念,建立相对完善且有效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将水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到普通干部的绩效考核当中,严格执行绿色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1. 完善水污染防治法

环保宣传部门需要将宣传教育水污染防治法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进行部署,持久且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民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单位和个人能够贯彻其中的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 “中华环保世纪行”“家园清洁活动”及“保护母亲河活动”等,激发民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积极性,将水环境的保护工作纳入到具体的社区公约当中,使人们可以更加的节水、护水、惜水和爱水,让全民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

  1. 实施战略化的污水防治机制

在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实践中,要求各级单位以及群众能够改变原有的防治机制,充分认识到污水存在的价值,即只要是经过处理的污水,在处理之后达到相应的标准,这些污水能够被重新的利用,将这些处理流程当作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2]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被净化后的污水水质达标。想要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前提是要对其水质进行测试,只有达标之后才能使用。当前大多数经过处理的污水,会在水中水或工业生产当中得到应用,并没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净化之后的污水水质,将这些处理后的污水重新流回到居民的家中,进行重复使用。

最后要提供能够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政策保障。国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意识到,采取污水资源化战略本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撑。例如增加污水处理的渠道,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等,以此来强化人们重复利用污水的意识。

  1. 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首先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措施。由于水资源的治理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因此在落实相应保护政策的时候,应该贯彻综合利用综合防治的方针,以预防、防治结合的处理模式为主,将污水处理措施、水利综合措施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结合起来,利用水环境本身自带的自净能力,从源头上治理水环境。

其次,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污染预防措施,一方面要对工业污染问题进行源头性控制。在制定废水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该对废水的二次回收和回用进行综合性监管,通过技术的更新和方式的改变来提高废水的净化处理效率。

最后,在城市也应该建设一定数量的废水处理,使废水在处理过后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并且将处理过后的废水用来作为城市建设的储备资源,缓解水矛盾的同时,改良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3]

  1. 结束语

水污染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于环境来讲也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对水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求相关单位必须要强化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都能够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的工作当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并实施战略化的污水防治机制。在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等工作中,更新技术、完善理念,使废水实现资源化,以此来为环保事业的有序进步提供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杰.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0):9-11.

[2]李丽,李婷婷,张丽.对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问题的相关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58-59.

[3]梁德亮,刘龙婷.浅谈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