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夏艳梅 李琦

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 青岛市 266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完成一个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完工效果是否理想、是否获利是大家密切关注的事情。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重要问题,因此通过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文章主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阐述管理模式下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费用进行合理分析、管理和控制过程,在具体实践整个过程中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是现在建筑质量提升的主要形式,具备一定实践价值。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各个阶段和时期造价控制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造价是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管理人员要想加强对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让建筑事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到以前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控制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绝大部分在建设实施阶段,只关注施工预算和结算,对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只注重压价而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价。与此同时,在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并不能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工程造价中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所以,控制工程的造价不仅是为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是促进建设事业在社会经济中稳定发展的保障。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加强对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就要认识到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项目等进行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加强对各个施工项目的检查和监督,引导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从而为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2.1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造价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投资金额比较大,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外部的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建材市场环境都会给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因而,就需要建设单位谨慎地控制好整个造价决策的环节,并且组织内部的投资人员对投资决策效果进行分析。在整个项目投资阶段中,造价人员还要科学地估算项目建设环节中的各类费用,并制定资金的估算表单。之后,再优化调整投资公司的测算表,并对误差进行控制和检验。通过加强对项目投资成本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平衡,来提高造价方案的科学性。在开展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设现场会给外界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就需要在投资期间控制好项目建设现场的环境成本。比如,要求施工单位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避免项目建设给外界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如果项目建设环境污染过大,会付出一定的环境成本。此外,造价人员也要充分地重视外部市场的调研,并对整个建设行业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分析,对外部建材市场有一定的掌控。尤其是对建设材料价格、工程机械设备租赁价格、购置价格以及项目建设人员费用等支出情况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优化协调各类成本,避免造成项目成本过高,而影响到项目的经营利润空间。

2.2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相关设计任务书要有明确的经济指标,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设计成本。在进行结构计算时,要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安全,要选择最小的加强筋和最优的载荷,有效地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量,还要注意每道工序、每道工序的交接,每道工序要控制在最优的数量上,避免出现人员不足或闲置的现象;要选择技术成熟的施工原料,保证材料的质量,同时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以降低成本。(2)采用招标投标的方法,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成本得到最佳经济效益,并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运用市场配置资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设计成本,严格执行成本预算,确保项目投资控制在前期决策概算之内。(3)在进行成本概算设计时,设计单位必须对前期决策阶段的成本预算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合理性,如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有偏差,应及时与业主单位和成本咨询单位联系,以确定各环节是否有漏洞,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修改概算。检查环节主要包括材料的采购是否准确,机械设备的租赁情况是否良好,人员安排是否合理,设计环节是否规范等。

2.3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为了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建立量价分离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程业主在具体进行招投标工作时,往往要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和计算量承担风险,并对其内容承担责任。由中标者负责对成本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建立量价分离和风险控制机制,有效地控制招投标双方的资金往来,降低相关工程风险,避免相关经济损失。此外,量价分离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各企业和单位要公开招标投标信息,提高整体工作透明度,确保投标者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有效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4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会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在该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十分关键。建筑施工通常由多个单位参与,在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需要设置不同的目标,所以难以对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与协调,尤其进行造价控制期间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制定造价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的实际内容确定工程变更索赔以及价款支付;在造价管理期间还需要设置专业人员做好验收管理工作,明确具体的工程量,进而保证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造价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加以重视,科学设立管理台账,比如合同支付台账、设计变更台账,在明确控制事项后有效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此外,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项目进度问题,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比出目标值,进而有效降低施工阶段的风险问题,确保工程造价处于合理范围。

2.5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厚的造价成本控制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审核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等重要内容,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所有投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造价管理人员要抓住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的要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全面审核工程量并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第二,审核工程施工的费用明细。第三,核对招标文件以及签订的施工合同。第四,调查施工材料的的价格。第五,明确预付款的范围。

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管理应用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包含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多个环节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做出准确地划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造价管理,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投入,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借此来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园园.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12):143-144.

[2]张素芬.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346-347.

[3]潘闻星.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探究[J].居舍,2020(1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