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心理护理提升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借助心理护理提升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包珊杉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3112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借助心理护理提升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的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按照数字奇偶法把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见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佳,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手术;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患者的治疗工作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交通意外、高空坠落等外部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的骨折问题,还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骨折是各大医院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医学人员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骨折的发病较为紧急和突然,患者较为疼痛,大多数患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出现应激性反应,还会伴随着一些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出现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患者的疾病治疗和身体健康恢复,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疾病问题。骨折患者大都需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加快患者的骨折复位,从而让骨折患者快速恢复健康。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后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我们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加快患者的康复。基于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引发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因素,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尽量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问题,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有效性。下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科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作用,希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的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按照数字奇偶法把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3.25±5.26)岁;观察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11±5.2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满足本研究需求。同时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该研究中。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用药指导,实时监控患者的病症变化等。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相应为其提供健康治疗,其中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骨折手术治疗后护理干预重要性,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其手术后饮食方案以及用药等,并相应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第二,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因此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其心理状态变化。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告知其手术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心理情绪,如存在不良情况,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第三,疼痛护理。在骨折手术后恢复阶段,患者通常会存在较为明显疼痛感,对其恢复效果造成极大影响。在这一因素影响下,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患者骨折术后恢复情况,如存在疼痛感较轻,可采用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感;如疼痛感较为明显,可遵循医嘱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

    1.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以及抑郁评分量表(SDS),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同时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护理满意度变化。该量表总分值100分,包含护理态度、护理技术等,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之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为(6.25±2.42)分,SAS评分为(6.87±3.10)分,护理满意度为(76.34±8.14)分;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为(3.13±1.12)分,SAS评分为(2.82±0.53)分,护理满意度为(89.35±8.87)分。两组患者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大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临床上,医院骨科患者的诊断治疗操作中,我们需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骨折患者,这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骨折术后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等,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各类不良情况发生,如疼痛等,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这一情况下,相应采用高质量护理干预方法,对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具有显著意义。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是指用药、病症监护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保其术后恢复效果。但是在骨折手术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无法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对其手术后恢复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心理护理是指在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其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确保其得到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手术后恢复效果具有显著意义。本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瑶,陈雪洁.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177-178.

  2. 宋珊珊.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2):116+118.

  3. 沈红才.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69-71.

[4]高红艳.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