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彩绘画中水与彩运动规律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关于水彩绘画中水与彩运动规律的研究

苗巍 单英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围绕水彩绘画的核心问题—水的运动,简明论述水对色彩的携带关系及在水彩纸上的运动原理。以“用水”和“控水”的崭新理念入手,分析水彩绘画的特点、处理原则及大致方法。从水彩画种的本体语言和当前比较典型的水彩绘画个体语言总结当代水彩画的主流风格及其绘画作品的审美特点。扼要提出今后水彩绘画的发展方向、主要的探索和改进方法。通过以上阐述,本文试图努力深化对水彩绘画的认识,揭示水彩绘画的本质。

关键词:水彩绘画 水与彩 运动规律 研究


欣赏水彩作品,画面上优美的风光及人物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尤其是画面上色彩的自然交融、浸润、透明、放射、水渍、叠加及透出的纸的肌理感,让人感到神奇,美不胜收。这种色彩的效果是水彩画独有的,目前在其它画种之中还难以见到。

水彩画是用水做媒介调和透明颜料在纸上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水和色彩在纸上的运动,是水彩画形成的基本规律。

由于水彩画纸构成的特殊性,一般是用棉屑亚麻制成,所以纸的表面比较粗糙,有许多细小的毛孔,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不同品牌的水彩纸,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纸的表面的肌理(纹理)也不相同,按纸表面的纹理大致有布纹状、颗粒状、条形状和不规则状。不同的制纸工艺和纸的成份配比不同,纸表面的毛孔大小也不相同,一般分为:粗纹、中粗和细纹三种规格。每种规格还有厚薄之分,常以克为单位区分。显而易见,水彩画纸的吸水性,对绘画过程中水的运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对水的扩散、渗透、交融和反复叠加方面。而另一个影响水的运动的因素就是画家的技术,主要是用水的大小、多少、方向、时机方面。

水彩纸和画家在作画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影响着水的运动,再加上微观和宏观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影响,所以绘画过程就变得比较复杂。如果色彩被水携带参加运动,尤其是多种颜色与水一起运动,可以想见其复杂程度之高,难度之大。水彩绘画的关键,就是画家对水的驾驭与把控。水与彩的冲撞与运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绘画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水为水彩绘画之母,水为水彩绘画之基。

画家对水在绘画中的了解、认识是长期的,有一个反复体验的过程。其对水把控的经验和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及总结。水与彩在绘画中的变幻是莫测的、神奇的,从而也为水彩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平台,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诺大空间,对水彩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当水携彩进入纸面时,基于纸表面和内部细小毛孔的虹吸作用,彩随水会很快地向落笔的四周渗透和扩散,原来随笔落纸比较深浓的颜色,会很快地淡下去。这种画种的“纵色”作用,能够使画面颜色由深到浅过度自然无痕,使画面平静如初。相比较而言,粗纹水彩纸的虹吸作用会更加明显一些,细纹水彩纸相对会弱一些,冷压纸会相对明显一些,热压纸相对会弱一些。为了追求绘画效果的透明性和水性,使作品更加薄透、空灵、飘渺,画家往往会采取选择水量大、色彩淡、粗纹理的方法和材料,尽可能地发挥水彩画种的这种本体语言,增加水彩画画种的优势和效果。

彩随水运行的远近,也与水量的多少、颜料的浓度和纸纹的粗细有关,一般来说,水量大、颜料浓度低、纸的纹理粗,色彩随水运动离落笔的地方就远一些。画家有时为了追求这种效果,甚至在作画用彩之前,先用大量的水将水彩纸润湿,然后再使用淡彩,使色彩在纸面运动更加轻松、自由,渗透地更加均衡,画面犹如镜面一样干净、匀称。更有趣的是,个别画家作画之前,将画纸放入水中浸泡,作画时打开空调,高度保持纸和环境的润度,以追求画面的朦胧、水色、空灵和诗化感觉。这种技法对于营造气氛,提高作品的抽象化意境,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见大有作为。

值得提出的是,当作品需要在这种初步色彩表现之上进一步作画时,往往会出现三种需求,一种是继续用其它色彩进行湿画叠加,让这种色块在落笔的地方形成以这种色彩为主的核心色,同时在核心色块的边缘与原来的色彩相互交融渗透混合,形成一层新的过渡色,其过渡色依然是平滑、自然、无痕、漂亮。另一种则是用水或比原来色彩浓度更低的色彩画在及喷洒在原来色彩之上,达到把原色彩部分区域稀释的作用,造成在画面上形成新的内容的目的。还有一种方法是等待在原来色彩在画面上稍干燥之后,使用含水量很少的色彩在原来色彩上塑造内容,达到丰富画面的目的。但是无论是色彩的湿画叠加或干画叠加,都能达到丰富画面内容、调整色彩关系、改善造型透视的作用,只是湿画叠加会更加显得画面融洽、图通、自然,更加彰显水彩画种本体语言的自然魅力。当然,无论是采用哪种画法,都要以画面追求的效果作为根据。

有的画家为了增强画面的透视和层次,也经常将浓度低的颜料均匀铺在纸上,打成底色,形成画面的基本色调,然后再趁湿在纸上作画,比如柳新生先生的作画。有时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以一种颜色不同的浓度在纸面上反复叠加,形成由浅到深的色彩渐变。也有时以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浓度反复叠加,让不同的颜色在纸面上自然交融,产生浑然一体的远望效果,比如张易生先生作画。还有的时候画家在作画中,一边作画,一边用画笔或其它工具在纸上加水,以增加色彩的流动和不同颜色的融和,强化晕染的效果,使画面更加充满朦胧感,比如柳毅先生作画。

水以自身的律动携色彩在水彩纸上翩翩起舞,以酣畅淋漓的舞姿变换着各种不同的造型和姿态,从而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神奇效果和无尽的魅力。中国水彩之父李剑晨先生依此提出了水彩画的干画法和湿画法,一直沿用至今。周刚先生在艺术文集《水问》中也反复讲述了水的重要作用,强调水在作画中的意义和精神。蒋跃先生指出:“在水的推动下,使颜色沁润,继而达到浓淡相宜,远近相间,冷暖相融的层次感。”“水的可溶性,使色粒自由游动。”“这些微妙肌理所酿就的画面效果产生出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艺术情趣,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画种的自然优势吸引了许多水彩画家的关注,他们在这个广阔的领域和空间里鼎力探索,刻苦思考和钻研,在勤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形成带有画家强烈个人审美的水彩语言,形成独特的个人水彩绘画风格,使水彩绘画千姿百态、气氛炯异,使水彩绘画风格的百花园里百花盛开。比如有代表性风格的几位水彩画家,柳毅、柳新生和平龙先生是比较典型的湿画法代表,他们的作品水色朦胧、烟雾袅袅,营造出一个轻松愉畅、诗化意境,给人一种美轮美奂、出神入化之美感;再如李剑晨、林有光及蒋跃先生,干、湿画法兼用,画面坚实有基、放松有度、疏密相宜,给人一种韵味无穷、大器雅致、耐品耐赏之感;又如英国水彩画家透纳、陈希旦、王维新先生,以干画法为主,其作品厚实凝重、稳恒致远、起落有序,赏来色彩丰富、远近有章、坚挺饱满。还如美国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陈坚、周刚先生,画面简约概化、主次分明、色彩盈烈,让人感到质朴纯厚、表达突出、明快洗炼之感,视觉冲击力强烈。也有一种艺术家凭藉个人的修为,独到审美的感悟,利用水彩画种的资源优势,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质语言的水彩作品,比如:美国水彩画家Stephken Quiller、中国留美水彩画家郭曦、水彩画家许梦雪等,其水彩作品无不充斥着强烈的主观意象,画面唯美!

水的流动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水携彩的运动效果和表现能力是变幻莫测、没有穷尽的。由于水与彩在水彩纸上运动情况的没有穷尽性,水彩画种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包容特性,具备瞬间和长久的创作空间。可以说,有多少水彩画家,就能够承载多少个性的水彩作品。

就目前看,人们的思路已经不断地开启,不少画家已经在研究利用水的更多途径。而每一次在绘画中成功地用水,也都相应产生一种新的绘画效果。比如:有的画家向纸面上喷洒浓度较稀的颜料,容易形成飘雪或吉庆的效果;有的画家作画时则主导水的自然流动方向和流动面积,使之形成没有笔融参与的色块,以平衡周边色彩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超然、摆脱的感觉;有的画家充分利用水的溶解性,有意地将几种颜料大胆地在纸上混和,由水携带溶解后的颜色自由地扩展,自由地混和,从而产生人力不可为的神秘、抽象、绚烂的色彩效果;有的画家利用水的渗透制造水渍效果,使画面出现沧桑感;也有的画家向画面上的色彩部位喷洒纯水,用水推开颜料,使画面上有的部位出现扩散感。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除充分发挥水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如何控水的问题,控水也是一个用水的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用水。在如何控水的问题上,许多水彩画家凭借灵感和天赋发现并使用了不少好的方法,达到了好的效果。比如:有效地控制水量,使用少量的水溶解少量的色彩轻快画在纸面上,透明的颜料会透出水彩纸的肌理纹络,产生一种轻松、质朴或带天真的韵味;有的画家趁颜料未干时使用棉纸将一些部位的水及色吸走,或擦出一个需要的形象,使画面产生一种原始的、莫名其妙、不可捉摸的绘画效果;有的画家有时则趁画面颜料未干时,使用刮刀将画面的颜料刮掉,产生一种很亮高光的线条或其它形状,活跃画面色彩较重部分的气氛,提高作品的表现方式……。

围绕水携彩在水彩纸上的矛盾运动,一场精彩纷呈的作画过程开始了。按作画顺序说,一般是由远到近,色彩由浅及深;按用水量说,一般是由多到少,色块面积由大及小;按用色浓度说,一般是由淡到浓,由湿至干。但在画家的实际作画中,常常会呈显比较复杂的局面,各种情况会出现交叉、反复,甚至出现个别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地依靠画家的经验、审美的灵感去及时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幅水彩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性。

水与彩的碰撞是精彩的、美好的。尤其是作为西方水彩画进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审美理念和水墨技法相融合,其水彩画种的本体语言得到了进一步的、更大程度地发挥,更加增加了水与彩的矛盾运动,加剧了水与彩的碰撞。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水墨画倾向于诗化意境,追求画面于“像与不像”、“似与不似”之间的效果,更多的中国的水彩画家受其影响,在水彩画的绘画中,有意或无意间就更多地加大了用水量,努力追捧诗化意境。作画中用水量的加大,无疑增加了作画的难度。吴冠中先生说,用三年的时间能够成为写实画家,但倾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理想的意向画家。先生不仅讲到了画家要有深厚的文理,还要有自身的才华,同时也讲到了驾驭水与墨(彩)的难度。

应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水、颜料及水彩纸是相互依存、互相关连的一个有机整体。水和颜料必须在水彩纸上运动,才能由水带动颜料形成画面,纸承载了水和颜料;颜料只有溶于水,才具有运动性,水是颜料的载体;水彩纸造成了水及颜料的渗透、扩散,才能够产生水彩画种的本体语言。水是颜料和水彩纸中间的一座桥梁,水通过自身的溶解性而具备携带能力,从而完成颜料与纸的结合,成就一幅作品。水是运动载体,纸是最后载体,水是短暂载体,纸是长久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又悄然地蒸发,把美好留在了人间,水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赞美的,上善若水!

画为人作,水为人控。如果谈到水彩画绘画中水的作用问题、水对颜料的作用问题之后,那么掌握绘画过程的还是画家。水在水彩纸上的运动是客观的,但如何让水运动、让水作何种形式的运动是主观的。绘画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绘画过程是画家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的反映。所以,作为水彩画家,需要经常学习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探索,只有不断地研究水彩画绘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才能发现和提出水彩画绘画的新方法和思路,开拓创新水彩画绘画的个性化语言,使水彩画的“面目”有新的表现,有更好的表现,更加符合社会和大众审美的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水、颜料和纸的研究及开发利用也在不停地发展,绘画工具也在不断地创新,绘画理论也在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任何停止不前、满足现状的心理和思想都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水彩绘画之路才能日新月异,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引领好目前最有人气的水彩画队伍。




参考资料:

1、《水彩画要点50讲》蒋跃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07

2、《绘画基础技法的表现》蒋跃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01

3、《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蒋跃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05

4、《水彩世界:李剑晨水彩画创作技法》 李剑晨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11

5、《水问》周刚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6.11

作者信息:

【1】苗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单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6108d316e827f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