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姬玲

黑龙江省虎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58499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分抢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应激对策。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参照组(73.3%)。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表现优异,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改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该方法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应激对策;慢性盆腔炎;心理状态


慢性盆腔炎症状是下腹痛,月经紊乱和白带增多。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女性不孕。另外,慢性盆腔炎易复发,长期病,顽固状态且难以恢复,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会给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造成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心理压力,降低了对该病治疗的依从性,甚至拒绝治疗,这严重影响了该病的预后。因此,在治疗疾病时,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响应患者的心理压力状态进行干预,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促进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年龄20至46岁,平均(36.7±3.6)岁,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5.2±1.4)个月;研究组年龄21至45岁,平均(36.4±4.3)岁,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5.4±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参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

接受心理应激对策,内容如下:(1)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通过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以简单易懂的语句与患者交流,建立最初的信任感,让患者产生依赖,这样便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干预计划。(2)心理干预:以患者焦虑、评分评估结果作为参考,结合患者个人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沟通机制,始终保持热情、亲切的态度来面对患者,诱导患者倾诉心中的困苦和委屈,作为患者忠实的倾听者,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这样才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治疗。并定期向患者报告治疗情况和疾病进展,从而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增强对治疗的信心。(3)健康教育:由于患者对该疾病治疗方法的了解和相关知识,经常会出现不良情绪,例如焦虑,焦虑甚至恐惧,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质量。在护理工作中,有必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并针对患者的特点,尤其是疾病,普及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药物预防措施,饮食指导等有助于建立对患者情绪的信心。(4)环境护理:疾病部位是患者的隐私,尤其女性更加注意自己的隐私,因此应加强病房管理,并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创造私密空间。同时,可以在病房中进行某些装饰。风格基于温暖的生活和家庭氛围。住院环境的变化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疾病。坚持治疗和克服疾病的信心会增加。(5)音乐干预:音乐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可以在病房内多放些轻松、舒缓的音乐,或者是患者喜欢的歌曲,对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平缓情绪、促进医患关系有积极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比(%),并使用X2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6108d6411ec50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参照组(73.3%)。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 30 17(56.7) 5(16.7) 8(26.7) 22(73.3)

研究组 30 21(70.0) 8(26.7) 1(3.3) 29(96.7)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n(%)]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30 19.8±2.0 15.4±1.6 18.7±2.3 16.8±2.1

研究组 30 19.4±2.0 10.2±1.2 19.0±2.3 13.9±1.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小腹疼痛,白带增多和月经紊乱。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不孕症。另外,该疾病持续时间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这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并且患者会经历诸如焦虑,抑郁之类的负面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压力状态,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参照组(73.3%)。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表现优异,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改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该方法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董雷英.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药界,2018(23):41-42.

[2]田建英.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8(31):141-142.

[3]王小玲.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