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认识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何榕

成都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400


尿常规检验,别名又称为尿液分析,其主要是针对尿液标本所进行的一种医学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对尿液外观、尿液当中的化学成分、有形成分的分析。目前,尿常规检验已经是医学诊断过程当中最为常见的检测项目一种。尿液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作为评判泌尿系统本身疾患的指标,还能够作为消化、血液、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指标,以及还能够作为药物、毒物监测的指标。尿常规检验的结果会受到许多检查过程当中各项因素的影响,所以想要保证尿常规项目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严格控制各项变量。因此,本文就将给读者介绍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1.尿常规检测的基本知识
尿常规检验,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是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可以反映出受检者有无肾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病情状况,以及病情进展情况,能够帮助医生有效筛查受检者有无泌尿系统疾病,也便于对受检者进行诊断。尿常规检测对全身性疾病,例如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等筛查和鉴别都有着重要意义。进行尿常规检验,只需要采集受检者10ml左右的尿液样本,因此该检验安全,无痛无创,不会给受检者身体带来任何的伤害。
2.质量控制是什么
也许有部分读者并不了解质量控制到底是什么含义?此“质量”非物理层次上的质量,接下来将简单为您讲解该名词的含义。
在医学里的临床检验当中,质量检测就是指采取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来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临床检验上来说,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检验的精准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在检验当中,保证该检验的质量控制能够提供有临床价值,并且尽可能准确的结果,也是为了保证医生能够对受检者的身体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判断,方便及时进行治疗。同时也为医生对受检者的观察疗效推测预后以及疾病的预防都提供了帮助。所以尿液检查也是同理,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
3.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由于尿常规检验,从受检者的准备过程开始一直到检验结果,中间过程当中涉及到众多环节以及影响因素,所以想要最大程度上保证受检者尿常规检验的结果精准,准确反映受检者的具体身体情况,就必须做好检验结果当中的质量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尿液分析管理措施,在检验过程当中全程实现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影响。
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切入,分别是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中以及检验后。
在检验前,想要提升尿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可以从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入手。在采集样本前告知受检者,在采集过程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控制饮食,例如告知受检者禁止服用咖啡,浓茶,糖水等。询问受检者有无长期服药史。
男性受检者告知应注意清洗包皮,女性受检者告知应注意清洗尿道外口以及会阴部位,如果受检者在经期一般不建议进行取尿检验,避免尿液标本产生污染。在检验的前一天晚上九点后不要再进食,可以喝水,但是在检验当天禁食(包括水),以便检验准确提升检验质量。最好留取中段尿(就是先排尿20ml,再留取尿液),中段尿可以有效排除由于尿道口有炎症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同时也是尿常规化验当中最好的尿液。此外,如果受检者有服药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可以在进行检验前的一段时间停药。
在检验过程当中,受检者领取管口容器以及尿检试管,受检者一定要保证上面的相关信息无误,避免出现误拿。在领取容器时,还注意要保证容器内干净清洁,没有渗漏情况,也无颗粒,同时也要排除其他干扰物质附着等。在采集尿液标本时,受检者一定要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以及烟灰等杂质的混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在采集好尿液标本后,应该要及时送检,最好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检验,否则细菌非常容易生长繁殖,影响尿液的PH值,尿液当中的有形成分,有可能会被影响发生改变。在采集完尿液样本后,送检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干净、卫生、防漏,避免细菌繁殖污染,导致尿液样本当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影响检验结果。
尿液标本送检后的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产出结果,检验后这一阶段主要涉及到的质量控制就是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检验报告所得出的结果应该要有专业,并且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人员进行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够进行签字确认。
尿液检验的质量控制还可以从检验仪器入手,想要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也一定要做好相关仪器的日常维护,保证尿液分析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在检验过程当中检验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格操作。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尿试纸,应该要严防变质细菌污染,一定要密封在防潮避光的条件下储存,在使用前也一定要细致检验,避免由于密封性不好变质,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受检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依据,也使医生能够根据检验结果对受检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4.总结
想要提高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水平,需要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系统的培训,同时增强人员检验知识的能力,让相关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并掌握检测结果,从而提升检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