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调研报告——以兰州柳合山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古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调研报告——以兰州柳合山堂为例

张凯龙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古民居肌理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它始终完善的体现着本民族的传统文脉。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谓的“保护”也变成了“摧毁”,关键问题在于当前针对此类古民居的改造和保护并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完善模式。调研通过对兰州柳合山堂的现状分析,从场地空间形式的角度切入,探索一种从自身形式的出发达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处的模式。

关键词:古民居肌理;场;街;院落;

1调查背景和意义

柳合山堂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这座承载了兰州诸多历史记忆的四合院,目前兰州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之一,随着对柳合山堂10多年的深入考证,揭开了陕商在金城兰州的百年商贸历史,也为研究金城兰州本土经济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更为重要的是柳合山堂是兰州古民居的典型例子,对研究古民居在城市快速化发展中何去何从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柳合山堂始建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老宅子,建筑总体风格简洁而不失精巧,大气而不乏细腻。原址位于柏树巷现西藏驻兰办事处旧址,1952年易地迁移到现在的五星坪。目前,这座宅院被柳氏家族后人保存。大门门楼、过厅、堂屋,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四方的院落呈现少有的古朴典雅,几经风雨仍清晰可见其昔日的风采。据调查,柳氏后人以持续十多年收集“祥泰公”与柳氏家族的相关历史资料,欲将其办成一个“私人博物馆”,供市民参观、研究。虽然建成博物馆让其得以延续,可古民居的改造和保护并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完善模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从场地空间形式的角度切入,探索一种从自身形式的出发达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处的模式。

2调查内容

调查从场地空间形式的角度切入,关注柳合山堂的空间布局,希望通过对其空间布局的研究及分析得出一条可以让这类古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完善模式。

现在兰州为数不多古民居为了满足经济开发的目的,以不具备原有的尺度,虽保留了一些原有的尺度,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氛围。历史民居的空间特色在于室内外都有人性化的尺度,使“邻里”的概念成为可能,从而建立场所感和居民间的认同感。而商业开发则普遍抛弃了不同阶层原有生活的人情味,人为地制造了“文化的割据”。

事实上,没有了这些与历史民居空间相伴而生的属于普通居民的各种日常生活,很难想像一个历史民居还能保持其活力,当这些历史民居变成了游客等富人们的聚集地时,那些传统的街巷生活、民俗风情、市井文化也只能随之灭亡,所谓的“古民居肌理”在此也必然断裂。

因此,古民居的改造与保护不能光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更应该让人们去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民居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

3调查方法及过程

3.1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了访谈、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资料收集等方法。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进行了古民居的测量,古民居空间的体验,古民居建筑的速写绘制。在问卷发放中,为保证其普遍性,被访者涉及青年、中年、及老年人,发放地主要在五星坪,被访者主要是当地居民。

发放问卷分配表

610b79c4e6b5d_html_ba8c6903c0e66eac.png

3.2调查过程表

610b79c4e6b5d_html_e547563b7798fa1b.png

4柳合山堂发展的状况及分析

4.1柳合山堂的现状分析

古民居肌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创造,它使得城市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世界上有许多同兰州一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能经久不衰地延续下来并受到人们的崇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古民居肌理始终完整地体现着本民族的传统文脉。

兰州古民居肌理是建筑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构建兰州特色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兰州城市建设中,既要顺应城市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需求,又要使整个古民居肌理的各项组成要素在设计中体现历史传统文化的延续,使得兰州古民居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延续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这座老宅院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兰州古民居的特色,又融入了陕西古民居的风格,它承载了兰州古民居那种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调研,柳合山堂古民居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场地围合,一条街的尺度,一个院落的空间,一组建筑构成。它所反映的建筑肌理与营造的建筑环境就是传统兰州古民居中朴素的风貌和苍老的意境,特别是街道的特征和方向性清晰可见,有助于控制建筑的尺度,使建筑沿街道空间展开并赋予街道立面以人的尺度,因为正是建筑空间及其它要素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才使柳合山堂具有独特的魅力,切不可重局部而忽略整体。

4.2柳合山堂的空间分析

柳合山堂中的节点主要以院落空间为主,通过一些围合手法形成所需要的空间氛围。柳合山堂中的院落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的公共场所,最终使得居民实现相互认同,形成一定的社区文化。

现在社区理论认为,要形成社区就要有个中心,没有中心,周围的街道建筑都无法把人汇集在一起,而这个中心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广场空间。然而,这里的“广场空间”与现在从西方建筑规划模式中学来的“广场空间”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安藤忠雄早在其著作里写到:“日本在二战以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改革运动,使得日本原有的城市空间模式已经不能符合当代人追求快节奏生活模式的欲求,因此,日本按照西欧城市规划的模式来建造面临重重困境城市,在此之中,就引进了‘广场’这一概念(日本以前是没有现代所谓的广场),然而,人们只是一味地去建大的广场,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新建的广场?”。中国现在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师设计的“广场”并没有从人的尺度出发,没能充分的考虑到人文关怀。针对这样的问题,古民居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民居都能被历史选择。因此,在继承优秀历史建筑时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

5.思考和建议

由此可见,认真的吸取古民居肌理所承载的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深入科学地研究现代人们对古民居空间形式以及情感的需求,才能保持城市的活力。也不至于使这些古民居变成了游客等富人们的聚集地时,使得传统的街巷生活、民俗风情、市井文化随之灭亡,让所谓的“古民居肌理”在此断裂。

参考文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