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


翟燕云 马芳

洛阳市凯旋医院 门诊输液室 河南省 洛阳市 471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晕血晕针发生率、SA-Ⅰ、TA-Ⅰ评分低于对照组,抽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静脉患者而言,通过为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晕血晕针情况,提高患者抽血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


引言:在体检以及疾病诊断中,均需要患者接受静脉采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门诊就诊患者增多,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也随之增加,但是因为部分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存在严重恐惧心理,加之穿刺疼痛刺激,将会出现晕针、晕血情况,不利于采血工作开展。相关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工作量较大,并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采血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因此,要求临床应切实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患者顺利采血。护理风险是一种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有效管控措施的护理管理方法[1]。目前,该护理方法多应用在ICU护理中,效果显著。本文于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对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6)性别:男/女=25/11例,年龄(51.45±4.67)岁。对照组(n=36)性别:男/女=24/12例,年龄(51.37±4.69)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患者采血前、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椅子上坐好,并配合采血工作。当发现患者存在紧张情绪时,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1)成立护理小组:围绕风险护理管理,组建护理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均具备3年以上采血经验。在组内组织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该项护理方法知识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沟通技巧。(2)明确常见护理风险:结合文献资料以及自身采血经验,总结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并予以分类。在患者因素方面:在采血过程中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难以配合采血工作;对采血要求较高;在采血后未按照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按压。在护理人员因素方面:采血知识掌握不足,采血缺乏经验;穿刺不当;没有充分考虑患者个体采血需求;护理态度不佳;没有在采血前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在管理因素方面:医院内未明确制定护理风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院内采血护理培训工作不足。(3)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内制定门诊静脉采血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当患者出现晕血晕针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取患者平卧位,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提供吸氧处理。对患者采取指压、针灸人中穴,提供温开水、糖水饮用。医院应在定期内组织风险时间处理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门诊处要求应配备相应的吸氧装置以及急救物品,并定期进行坚持。以月为单位,组织会议,汇报各项制度、规定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制度以及规定得到有效落实,提高医院门诊标准化建设水平。记录本月内发生的风险事件以及原因,并将其作为重点,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管控措施。加强护理人员采血知识以及操作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确保采血工作顺利开展。塑造优质采血环境,可在采血等候区设置座椅,为患者提供休息空间,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持室内良好空气情况。在采血前,加强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服务态度,明确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如果一次性穿刺未成功,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原因,对患者进行安抚。在采血后,应指导患者正确按压,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情况,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1.3观察范围

(1)晕血晕针发生率以及抽血成功率:由专业护理人员完成记录。(2)STAI评分:患者主观焦虑状态评估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共包括2个维度,即状态焦虑(SA-Ⅰ)、特质焦虑(TA-Ⅰ),共计项目40项,以4级评分形式完成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焦虑情况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晕血晕针发生率以及抽血成功率

观察组晕血晕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抽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对比两组晕血晕针发生率以及抽血成功率[n%]

组别

例数

晕血晕针发生率

抽血成功率

观察组

36

1(2.78)

36(100.00)

对照组

36

5(13.89)

32(88.89)


8.645

7.548

P


0.001

0.001

2.2STAI评分

两组护理前SA-Ⅰ、TA-Ⅰ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Ⅰ、TA-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对比两组STAI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SA-Ⅰ评分

TA-Ⅰ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6

47.85±6.12

36.58±5.71

45.87±5.48

32.45±4.15

对照组

36

47.86±6.24

42.67±5.37

45.02±5.12

39.44±4.46

t


0.548

5.627

0.457

8.547

P


0.372

0.001

0.342

0.001

3.结论

结合以往护理工作,多围绕疾病本身以及治疗工作展开,在门诊静脉采血护理质量方面尚未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门诊采血工作量显著增加,相关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对医院内部静脉采血工作开展十分不利,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降。在静脉采血中,常见风险事件为晕针、晕血。由于在采血过程中受到血液视觉刺激,加之疼痛影响,将会引发患者血压上升,脉搏速度加快,导致患者血管扩张,影响脑部正常供血,在脑部血管不足的情况下,患者具有较高的晕厥可能性。当发生晕血晕针事件时,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创伤,还会增加医疗事件纠纷发生概率。因此,要求临床应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护理风险[2]

在本文研究中,对比两组晕血晕针发生率以及抽血成功率、STAI评分,在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能够提高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抽血成功率,降低晕血晕针事件出现,促进患者焦虑情况改善。究其原因,有研究证明,在患者晕针晕血事件中,多由心理因素引起,因此,要求临床应切实加强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而借助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从多方面入手,根据患者实际护理需求,秉承着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加强院内管理以及护理人员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营造良好的采血环境,强化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患者对采血的认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对于门诊静脉采血患者而言,借助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抽血成功率,降低晕血晕针事件出现概率,优化患者焦虑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德萍,周嘉燕,杨志霞.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7):165-167.

[2]江艳颜,陈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采血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