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依达拉奉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于海艳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哈尔滨 邮编 150056

【摘要】目的:为探究药物(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以脑梗死(急性)患者进行观察。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0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76例。分组采用抽签方式,以结果为依据分组,绿丝带为单一D组(n=38)治疗仅使用阿托伐他汀,黄丝带为联合H组(n=38)治疗使用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比较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单一D组患者为81.58%(31/38),低于联合H组97.37%(37/38),差异较大(P<0.05,610b99572e352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 =5.03)。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情况,均无皮肤、内脏器官出血等情况出现,且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指标均正常。结论:依达拉奉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对患者治疗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点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研究表明,受到脑供血不足情况影响,患者易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萎缩、坏死等情况[1]。研究表明,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治疗后存在言语障碍、行动受限等情况。现阶段,临床中常通过溶栓治疗与神经保护方式对该疾病进行干预。为改善患者病情,本文对不同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03。研究对象纳入,该阶段内来我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76例)。将抽签作为分组方式,两组分别为单一D组(绿丝带:阿托伐他汀治疗)与联合H组(黄丝带: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治疗)。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内容给予核准。患者对研究内容有了解,同意参加。单一D组38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3.47±2.42)岁。联合H组38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3.38±2.37)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发现差异甚小,可比。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连续7天,每天300mg,7天后每天服用100mg。

单一D组:治疗以常规为基础,加用每天20mg阿托伐他汀。

联合H组:以单一D组为基础,加用依达拉奉。使用方法:静脉滴注;剂量:0.9%生理盐水(100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频率:2次/d。

1.3观察指标

(1)连续治疗14天后,需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级划分如表1。

表1 治疗标准划分

等级

标准

基本痊愈

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为91%-100%。

显著改善

患者病残程度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为45%-90%。

无变化或恶化

患者不符合上述情况,或出现死亡情况。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2.0。

计数资料:[n(%)];检验:610b99572e352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有效率,单一D组81.58%,联合H组97.37%,单一D组<联合H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著改善

无变化或恶化

治疗有效率

单一D组

38

13(34.21)

18(47.37)

7(18.42)

31(81.58)

联合H组

38

15(39.47)

22(57.89)

1(2.63)

37(97.37)

610b99572e352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

-

-

-

-

5.03

P

-

-

-

-

0.03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情况,均无皮肤、内脏器官出血等情况出现,且对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进行检查,结果均正常。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特点是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而且在临床中有较高发病率。调查得出,患者多存在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引发脑梗死主要原因,同为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低度)。而且,经相关研究表明,炎症反应面积直接影响梗死区域面积。随反应增强,梗死区域扩大,症状加重。若病情 发展至急性期阶段,因神经细胞死亡,损伤为不可逆状况。而且,会有缺血半暗带区因坏死组织周围供血减少明显而存在[2]。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期间,不仅需要注意进行炎症反应的消除,而且需要有效保护患者脑组织,使氧自由基生成得到恢复。

阿托伐他汀市面上常见,适用范围比较光广。该药物常用来做调脂用途,也能对患者内皮功能进行改善,是血管平滑肌增值情况得到有效抑制,进而实现稳定斑块,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与此同时,阿托伐他汀能够上调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活化,进而对患者的神经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加速血液供应,影响到自由基,损伤可修复,避免出现脂蛋白氧化现象。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依达拉奉也有着自身的突出作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来说,神经的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依达拉奉的使用,能让患者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病理出现生理改变,对缺陷的级联反应进行有效阻断,以此来减少灌注损伤,进而使得患者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状态得到显著提升,组织细胞死亡[3]。提示,依达拉奉干预下,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局部(梗塞区域)血流减少情况,对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有推动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给发挥长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联合用药方式(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不会对患者的脏器功能等产生损伤,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孔静敏, 朱杉杉, 刘长英,等.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036(011):1025-1029.

[2]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v.26(03):80-82.

[3]王海军.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v.36(06):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