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

陈阳 潘赟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 36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7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其中,前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两种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和HSS评分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出血量少、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时间短等。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间室膝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


前言

在骨科中,膝骨关节炎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出现在女性群体中。膝骨关节炎主要适应为患者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出现磨损、退化和下骨硬化增生、边缘骨赘形和关节囊锁带松动等变化,临床上出现疼痛和关节肿胀等现象,进行性发展形成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1]。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改善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被列为首选手术方法。研究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累及内侧间室的单间室病变较为常见,伴随手术经验的增加和假体设计的改善,基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和出血量少等优点[2],被广泛应用到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临床上。目前,关于两种手术方法依旧具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7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女分别为21例、14例;平均年龄为(62.1±10.2)岁;平均体质量为(63.5±2.9)kg;对照组35例,男、女分别为20例、15例;平均年龄为(62.3±10.1)岁;平均体质量为(63.9±2.5)kg。全部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能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选取屈膝仰卧位,在患者膝关节正中前作一切口,髓外定位,对患者前内侧关节囊、内侧副韧带进行剥离,直至膝后内侧角位置,将髌骨外翻,等量截骨滞后对骨赘进行清除。对假体大小测量,用骨水泥对假体各组件进行固定。

1.2.2观察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选取仰卧位,在大腿根部放置低压气囊止血带,对患者进行加压止血。在患者髌骨旁内侧作纵形切口,打开关节囊,将冠状韧带切开,使得内侧间室暴露,对骨赘进行清除,矫正畸形。依据负重站立位实施腔骨髓外定位截骨,定位后将假体试模安装好,之后安装单髁假体。术后对患者进行3-7d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术后24h内将引流管拔除,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4d。术后1d/3d均实施相应的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M评分和HSS评分变化状况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o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3]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统计软件包处理全部数据,计量资料(610b9b8c9e9c9_html_15f8c7da7e25eddf.gif ±s)表达,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按α=0.05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详见表1:

1:(610b9b8c9e9c9_html_15f8c7da7e25eddf.gif±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o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35例)

167.1±38.5

72.1±5.1

6.2±2.1

8.2±2.5

对照组(35例)

305.6±39.7

84.6±5.6

10.3±2.3

10.8±2.9

2.2纪录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ROM评分和HSS评分变化状况

详见表2:

2:(610b9b8c9e9c9_html_15f8c7da7e25eddf.gif±s,分)

组别

ROM评分

HS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35例)

86.2±6.9

113.2±11.1

62.4±5.2

87.8±8.0

对照组(35例)

87.1±7.0

110.9±10.8

63.1±5.3

88.2±8.1

3.讨论

临床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单间室膝骨关节炎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关于两种手术方法的价值和中期疗效依旧具有一定的争议,本文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4]。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临床上具有膝关节屈曲恢复时间短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出现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是因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手术过程中较多的保留了患者前后交叉韧带,并且截骨量不多,进而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并降低了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5]。加上该种手术方法使用的假体设计更为完善,其同正常膝关节生物力学结构比较接近,所以能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o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7.1±38.5)mL、(72.1±5.1)min、(6.2±2.1)d、(8.2±2.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因此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振科,匡光志,冯华杰,等.单髁与全膝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4):118-123.

[2]陈康尧,顾恩毅,郑忠.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初期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0):89-91.

[3]邹春雨,杨澜波,米豫飞.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J].临床医学,2020,40(2):78-80.

[4]高凯,张迎春,刘庆胜,等.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进展,2018,8(2):56-57.

[5]杨金州.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分析[J].系统医学,2020,5(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