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特色课程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特色课程建设思考

崔海

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为相关领域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亟需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瞄准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破除校企间壁垒,紧密加强共建合作,针对性地设置特色课程、加强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讲授方式和考核方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应用型高校人才。

关键字: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在这一背景下,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也是最重要的单元,是形成知识结构框架的“地基”。因此,以课程为抓手进行针对性地改革探索,是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

我国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务实合作平台的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共识,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人民和谐共处,共同分享改革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的博大胸怀与务实担当。

通过这一广阔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维护和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作出了伟大贡献。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真正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不断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领域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持续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数量众多、高校发展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各异,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人文、宗教等多领域,结合高校自身定位、地理位置、特色优势专业以及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公安部部属高校,学校定位为培养打击刑事犯罪的专业人才,并且地处辽宁。因此,该校根据中俄关系贸易活动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经济、走私、电信诈骗、恐怖主义活动等类型犯罪活动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探索培养符合型俄语警务人才。李忆华指出,地方本科高校是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但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有限,面临诸多挑战,要重视“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打造国际教育链、人才服务链。

语言问题是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的重要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为英语,对其他语种涉及很少,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资源丰富,语言状况复杂。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开设100种外国语言,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从其他高校的改革探索可以发现,通常都采用“专业+某种非通用小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三、以课程为抓手的路径探索思考

如上所述,绝大部分高校培养符合“一带一路”需要的专业人才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自身学校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根据相关高校的报道和资料收集,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开展“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一是外国语大学培养模式,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从单一的语言技能的训练转移到语言和专业的相结合,强调学生对对象国的国别和区域的研究,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现当代问题的关注。这些外语人才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加强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文化联系方面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二是外国语大学和其他大学校校联合培养模式,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专业和资源优势,充分吸收两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坚持国际化导向和“法学+小语种”专业特色,培养具有较强涉外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卓越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三是非外国语的其他大学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和网上优质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强化。如师少华指出,内蒙古高校通过大学语言教学新模式,改革大学物流英语课程建设,积极推行英语为主,俄语,蒙语为辅的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从以上三种方式来看,其共同的特点是“复合型”,即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来说,不能仅仅培养精通一门外语的人才或者仅仅培养精通专业的人才,并且由于学习一门外语需要集中时间、大量重复、系统性强的特点,导致其需要整块的时间来专门培养,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求更加讲究。因此,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设置,一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紧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校,根据其交往国家的语言特点,针对性地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课程,从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使学生进行宏观的了解。二是我国学生已经在中小学系统学习英语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在大学阶段,英语四、六级成绩通过国家合格线的情况下可以免修大学英语课程,从而将时间节约出来,学习小语种语言课程。三是开设的小语种课程应为从入校开始,每个学期均应学习的系列进阶课程,从而使学生一方面学习小语种的时间尽量增加,在不同学期学习的语言难度逐阶递增,另一方面使学生保持语感,不会出现记得快忘得也快的情况,尽量使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无缝对接。

慕课作为新兴的课程方式,其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一个类型。其特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根据学习者自己的时间进行分配,自由学习。高校可以充分运用线上慕课资源,通过慕课考核合格后折算相应公共选修课学分乃至必修课学分的方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这一方式也可以缓解高校小语种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

课堂讲授方式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语言类课程应遵循的规律。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课程,应避免单纯的讲授灌输式学习,防止形成“哑巴外语”。相反,应积极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实施“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提升学生外语水平。

考核方式是考验课程建设质量的“牛鼻子”。传统的试卷做答对于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升意义有限,考核方式的改革需要多样化、个性化,如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学生进行分组互评,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和最终评定。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在世界范围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于“一带一路”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越来越迫切和亟需。和人才培养的专业度相比,其外语水平的培养应引起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各地高校的地理位置、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各有差异,更应当根据本地区所对应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在外语培养中,特色课程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设置“一带一路”概况课程以及外语系列进阶课程,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的风土人情,通过某一门外语的逐步进阶培养,可以使学生具备常用的日常交流以及基本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容上岗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蔺婉轩。“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公安院校复合型俄语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科教导刊。2017(04)。26-27.

2.李忆华。地方本科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的困境与对策。教育探索。2021(06)。44-47。

3.师少华。“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物流英语课程构想——EAP+ESP+EOP模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85-8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立项编号:191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崔海(1981-07-2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平度市,当前职务:科长,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博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