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难”含义辨析及现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4

“色难”含义辨析及现代价值

高代芳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0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而当今社会屡屡爆出有违孝道的新闻,所以在当今时代重塑“孝”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而厘清“色难”的含义,对我们遵守孝道具有重要帮助。“色难”是孔子“孝”观念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出自于《论语·为政》,并且在《论语》中仅有一例,甚至整个儒学史上也没有找到其他的例子,因此梳理“色难”的含义对我们重树孝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从主要从“色难”的含义辨析和其现代价值两方面来说明论证。

关键词:色难;辨析;现代价值

Abstract: Filial piety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in today's society, news of filial piety has been repeatedly broken, so it is important to recreate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filial piety in this era.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colorful and difficulty" to help us observe filial piety. "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embodying Confucius'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and it is foun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re is only one example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re is no other example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reestablish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colorful and difficulty" and its modern value.

Key words: colorful and difficulty; analysis; modern value


“色难”出现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事,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一是颜色,如:色恶不食,在书中出现了1次;其二是面色,容色,如:无喜色,在书中出现了13次,这里也取此义;第三是女色、美貌,如:贤贤易色,在书中出现了4次。

这句话出现在《论语·为政》中,意思是: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第15页。]对于“色难”有四种不同的解释:

一、对于“色难”的诠释及辨析

(一)“色难”的四种理解

关于“色难”的含义,历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注解,大体可以总结为四种:第一种是汉代包咸在《论语注疏》中说的:“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邢昺在《论语注疏》正义部分说的:“必须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 邢昺《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462 页。]的观点;第二种是汉代郑玄的观点:“言和颜悦色,是为难也。”[ 袁钧《郑玄论语注》卷一·6页]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提出:“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第三种观点是,裴传永对包咸、郑玄的观点持质疑的态度,提出“难”是“戁”的假借字的观点,把“色难”解为“色戁”,取其容色恭敬之意。[ 裴传永,《论语》“色难”新解,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这样的理解也与问孝部分能够契合。第四种观点是廖名春认为“色难”之“色”当读为“礙”,训为“敬”。所谓“色难”,就是“礙难”,说孝之难,就难在敬,并且能和《为政》、《礼记·坊记》篇“子曰”“不敬,何以别乎”的意思相同,只是一称“敬”,一称“礙”而已。

(二)个人观点及理由

不同意第一种“色难”为承望父母之颜色,原因为:

“色”本义是脸色、神情,《说文·色部》解释为:“色,颜气也”。段玉裁注:“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从词性上来看,把名词“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色”、“作色”,如果解释为“承顺颜色”则具有太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把“色”活用为动词,需要带有宾语,那么“难”则为“色”的宾语,“色难”则可以解释为“面带难色”或“难形于色”,而不能解释为“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了。尽管后汉经学家包咸、马融都持这种观点,但是实际上这种解释比较牵强,原文并没有“承顺”二字,只是包咸和马融为解释通顺新加上的。若原意果如此的话,应该说为“恃色为难”,不应该简单地说为“色难”,[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 版,第15页。]并且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也不赞同这种观点。

不同意第三种观点把“难”训为“戁”是因为:

如果把“难”理解为“戁”,《说文·心部》中解释为:“戁,敬也。从心,难声。恭也。”提出的论证证据是《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难,当读为戁。”《尔雅·释诂》:“难,俱也。”《诗·商颂·长发》:“不戁不竦百禄是总。”《毛传》:“难,恐;竦,俱也。”《荀子·君道》:“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难”与“巩(恐)”互义见义,王引之曰:“难读《诗》‘不戁不竦’之‘戁’。”“色难”谓颜色有敬畏之神情。[ 廖名春《<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矣”章新证》——兼释<学尔><为政>帛书<五行>篇的“易色”“色难”“色然”,《儒学文献》。]

否定这种观点,一是因为这种观点是外证,在《论语》中仅有这样一次使用,“难”和“戁”在古代典籍中虽然有相通的例子,但是并不是全部相通,[ 侯之虎《从<孝经>看<论语·为政>“问孝”四章的原义》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不足以证明其确定性。二是孔子回答问题具有很强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对子有的回答中已经有“不敬,何以别乎?”了,一般对不同的人不会重复回答相同的观点。三是这里子夏问孝,如果回答的是“色戁”,容色敬畏、恭敬,也不够符合问答,因为容色恭敬,不如发自内心的“心敬”,只有内诚才能外于形。所以不符合子夏问的“盖问孝孰为难”,因为它在诸孝行中不是最难的。

不同意第四种观点,把“色”读为“礙”,训为“敬”。因为: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把“色”读为“礙”的例子,所以这种观点证据不足,并且把“色”训为“敬”,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意译的解释用法,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这种用法。

对第二种观点更认同,原因如下:

经过分析比较,我更认同朱熹的:“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的观点和汉代郑玄的“言和颜悦色,是为难也。”的观点。

很多先贤持有类似的观点。宋代金履祥说:圣人所谓色难者,惟体之而后知,为不易也。服老奉养固非爱亲者不能然,愉色婉容则尤其爱之深者。服劳奉养或可以勉而为之,愉色婉容则无所不顺,而心与父母为一矣。岂得不谓之难哉![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第11页。]清代武亿在《大戴礼注》引“子曰色难”下云:“是以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盖指色对众人,亦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之谓矣。[ 《论语义证》第2页。]金池认为“色难”是指(儿女)脸色难看。[ 《<论语>新译》第38页。]孙钦善认为“色”指敬爱和悦的容色态度。《礼记·祭义》中也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毛子水注译《论语今注今译》, 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 20­—21页。]钱穆的東大版和三联书店出版的《论语新解》都认为:“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能在无形无声中体会得父母之意,始是孝。人之面色,即其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仍是心难。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也认为:“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做“色难”两字的注解。毛子水注译的《论语今注今译》也持同样的观点论证。

孔子在有关弟子的问答中,向来具有针对性,教学主张因材施教,而不会多费口舌,在这里子夏问孝,目的是自己怎么去践行孝的思想,而不是侧重点在父母那里,正如孔子对不同的人问孝也是不同的回复,孔子对孟懿子问孝的回答是“无违”礼,孟武伯对父母要“惟其疾之忧”[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下 ,中华书局,第52页。]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所以对于子游的回答要“敬”,“不敬,何以别乎?”[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第15页。]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所以对子夏的回答是:“色难。”弟子服其劳,和有酒食先生馔都未必是孝?各因其材之高下,兴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出版,第 56页。]在这里子夏问孝,则目的在于自己去怎么执行,而不是父母怎么做,所以“色难”主要想表达的是做到和颜悦色是很困难的。《小戴记》(曲礼)有云:“视于无形,听于无声。”[ 東大版 钱穆《论语新解》,第 24页。]能够在无声处感知了解父母的需求,对父母流露出真情实感的恭敬之情是不容易的,所以既然问孝,所以侧重自然是回答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

尽管“色”本是中性词,在解释时有人认为不能解释为“和颜悦色”,但是我的理解是很多字词的解释需要放在语境中加以解释,“色难”出现的语境是问孝中,表现正常的容色本身是没有困难的,之所以“色难”,结合平时大众孝敬父母的常有表现,一般是摆出淡漠或是臭脸的居多,所以这里的“色”从语境上是带有愉悦的脸色是困难的。而且,结合语法规范,这种理解的错误是最少的,并且这种观点被接受的程度最高,既然问孝是告诉人们怎么去做,所以也要结合人们对这种含义的接受度,既然接受的人更多,才能达到更好的践行效果,所以综合所得,把“色”解释为容色愉悦最为合适。

二、“色难”的现代意义和启示

(一)了解“色难”的基本概念,加深对孝的理解。之所以强调要做到孝顺,避免“色难”是因为伴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同时,由于人们很多情况下惟经济是从,被经济至上、利益至上的观念不断侵蚀,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正确地孝敬父母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优良传统,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传承这一传统,在现代社会,虐待父母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或为争夺财产,或遗弃父母,甚至杀害自己的父母,这说明在我们的社会中,关于孝道的传承和教育,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色难”是孝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孝的其中一个内涵。“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第15页。]否也。孝敬父母,不仅需要衣食上的满足,更需要情感上的尊敬和关照。“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 ,第14页。]《礼记·坊记》“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所以孝敬父母不仅需要在衣食温饱上对父母有所满足,而且需要容色上给于尊重。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增多,很多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被过度宠爱,给长辈脸色看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把最好的一面给陌生人,却把最糟糕的情绪给了最关心自己的父母,甚至屡屡出现虐待父母的新闻,所以强调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具有极大的社会需求,而避免“色难”,做到容色上和气有愉色是一项我们需要注意提升改进的地方。

(二)为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提供借鉴。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一项巨大挑战,对父母尊敬,表现恭敬之色,看起来容易,实则很难。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有效处理与父母难以调和的矛盾。平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和父母意见相左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随着年纪的增长,父母衰老是一种必然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反应迟钝、前言不搭后语、或无故找茬的情况,首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色”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德性,所以要做到和颜悦色,需要发自内心地体谅父母,换位思考,回顾父母曾经对自己地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地照顾,再面对年迈的父母时也许对父母从内心深处生出恭敬之情。避免“色难”,这是对孝的内在要求,是对父母尊敬的必然一环,是提高父母幸福感,心情愉悦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避免出现所谓的“色难”,并不是要求我们单纯地做到笑脸相迎就足够了,而是真正把握仁德、孝的真正内涵,并在生活中实践。避免“色难”也需要注重身体力行、亲身示范作用的发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能切身从自我做起,也可为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行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整体的文化氛围向好转变。其次,委婉劝谏,多加关爱、包容。《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也是说父母如果犯错了,要小心谨慎地提出来,让他们改正,要轻声细语地表达,声音要柔和,在劝谏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和颜悦色;《孝经》中也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 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局,2007 年,第 254页。]孝子对父母的侍养,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做到恭敬,在奉养时要使他们开心,生病了带着忧愁的心情去照料他们;《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平时侍奉父母,即使他们做错事,也要轻言细语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仍要恭恭敬敬去做,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最后,善于养志。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有时候会与父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迎合父母,时间长了做到恭敬如一还会是有困难的,那么更高一级的就是“养志”,刘宝楠也说:“故上孝养志,次孝养色,其次养体。”[侯之虎《从<孝经>看<论语·为证>“问孝”四章的原义》, 淮南师专学报,第2卷第2期。]作为子女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立功、立德、立言,了解父母的喜好,完成父母的心愿,获得父母的舒心。

(三)推广提升对“色难”的关注,传承孝文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习教育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了解孝文化,把握孝文化的重要内涵,传承孝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尊重父母,体谅父母,承担起更多地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践行孝文化的思想宗旨,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弘扬“孝”观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化的作用,可以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这对维持社会稳定、国家社稷安稳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并且孝文化甚至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方式,孝既是仁的根源,又是仁的实践。[ 张墨,张燕敏,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大学》中有:“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为人父母,要慈爱子女,孝是爱的源头,《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果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么顶撞长辈和上级的就会很少,发生违法乱纪的事也会很少。《孝经》“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广至德章》当我们感到做到避免色难困难的时候,要有慎终追远的思想,也许会让我们更慎重地对待父母,对已经逝去的祖先产生追慕怀古之思,通过追忆祖先功德来激励后代子孙,对于国家而言,慎终追远可以安慰在世之人,团结大家,增加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缅怀历史不忘过去,唯有不忘曾经奋斗之人,方能更好的对待未来。[ 魏永琛《孔子“孝”思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6月。]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会对人潜移默化地形成影响,“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出版,第 56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6月。

[2]邢昺《论语注疏》,见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3]毛子水注译《论语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4]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下,[M]中华书局。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出版。

[6]钱穆《论语新解》,[M]東大版。

[7]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中华书局,2007 年。

[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出版,第 56页。

[9]裴传永,《论语》“色难”新解,孔子研究,[J]2000年第4期。

[10]廖名春《<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矣”章新证》——兼释<学尔><为政>帛书<五行>篇的“易色”“色难”“色然”,《儒学文献》[J]。

[11]侯之虎《从<孝经>看<论语·为证>“问孝”四章的原义》, 淮南师专学报,[J]2000年第2卷第2期。

[12]魏永琛,《孔子“孝”思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7年6月。





作者简介:


作品类型:文学理论

题目:“色难”含义辨析及现代价值

姓名:高代芳

学历:在读硕士

学校: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编:300380

]这种观念也会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