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柴腾、李梦晨、刘媛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本文根据笔者近十年来对现代建筑遗产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的实践经验,从多个层面总结出现代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可供探讨的解决对策,为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历史建筑;建筑遗产;遗产保护

引言

建筑遗产保护众筹是指筹资人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筹集资金用于建筑遗产保护活动的行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众筹的规律有慎重选择众筹模式、锁定众筹项目支持者、确定合理的筹资总额和时间、设置合理的回报、保持活动不间断等几个方面。

1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其原因

1.1制度与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

自1988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首次出现如丁村民宅、东阳卢宅等古代民居,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次涉及乡土建筑。同年,召开了以乡土建筑保护为主题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全面调查、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上,应重视乡土建筑和建筑群”。然而,从国家层面来讲,实际上缺少一部专门针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法律法规文件。尽管目前很多省市颁布了针对本地区的乡土建筑保护的地方性专项法律法规,但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在某些缺少保护意识不足的地区,大量无序建筑充斥古村落,使得原有的格局与历史风貌被破坏。此外,由于中国以往的古建营造技术标准大多针对官式建筑,而乡土建筑大多是由民间工匠根据经验所建造,没有统一的建造模式也标准,因此,在保护与维修过程中,很难采用完全合适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只能根据目前已有的其他古建规范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势必导致形制与样式上的变动,进而造成文化内涵上的破坏。

1.2中小城市进展缓慢

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空前重视和发展的新形势下,与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直接相关的各项国家政策相继出台。诸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城市率先开展了“优秀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并陆续发布了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为各个城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参照。虽然国家在政策上逐步提高了要求,在实施上也全面加强了指导,但在中小城市的落实和推进却较为缓慢,有些城市直到2020年下半年才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的认定工作,而此时距离2016年国家政策的5年计划已临近收官。在这关键的5年时间里,有多少重要的现代建筑遗产早已无迹可寻,而尚存的又会因为不够典型而导致在建筑遗产普查中被忽略,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人力、物力或技术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而至今仍然没有进行历史建筑认定的城市也并不在少数。

1.3资金与人才问题

在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大部分是工作就业为导向,人才大量集中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导致专门从事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人员队伍以及专业技术条件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对乡土建筑技术了解的民间工匠越来越少,一些传统技能和特色工艺后继无人。这也造成了乡土建筑无法继续按照原有样式继续维持下去。不但损害了乡土建筑的原有韵味,也破坏了其所代表的特色文化的延续性。

2建筑遗产保护的困境的对策探讨

2.1社会氛围保障

公众参与是激发遗产活力、增强保护效果的重要方式,对此应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多样的社会参与机制。在遗产的日常维护中,鼓励公众参与到遗产的监督,及时发现遗产的风险隐患;开放建言渠道,接受公众对于遗产保护全过程的反馈建议;建立专家咨询和监督机制,提升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决策水平;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团队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参与到遗产管理的过程中,为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提供咨询意见,协助制定和落实遗产的保护规划。

2.2重构建筑遗产的宣传主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快手上中国传统村落相关的视频资源,除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方账号发布的专题短视频,也有非官方用户发布的身边的国家级传统村落遗产。和专业生产内容(PGC)相比,后者作为用户生产内容(UGC),是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主要内容。在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促进了建筑遗产的宣传进入多方主体参与阶段,尤其是促进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公众的参与。

2.3结合社会需求发挥最大价值

现代建筑遗产可以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与再利用,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如在现代建筑遗产划定的保护范围内设置绿化、休闲、健身、停车位以及对外开放的卫生间,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缓解城市区域建筑密度过高和公共设施配置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建筑本身可以作为社区服务、社区医院、社区活动、招工就业、保洁休息、治安管理等便民服务点,将现代建筑遗产的原单一功能转变为集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这样既让建筑得到合理充分的再利用,又能体现较为突出的社会价值,是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比较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4建筑遗产信息留取与表达技术

遗产基础信息的搜集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工作,如何精确、全面、系统的留取遗产信息是预防性保护基础信息搜集的关键。现有勘测测绘是基于保护工程需要,获取的信息多样、复杂,无法满足预防性保护全面、系统、精细化的信息需求。为此,应加强信息体系的标准化研究,限定信息的类型、形式、精确度,建立标准规范的信息需求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进行建筑遗产形貌信息测绘提取;基于地测雷达、超声仪等勘测技术,进行建筑损伤探测;基于X射线衍射、红外、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建筑遗产材性分析。实现建筑遗产文本信息和勘察监测信息的数字化,同时结合预防性保护的不同层级信息需求,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多层级的差异化HBIM模型,为遗产性能检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

发展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是社会和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但绝对不宜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的现代建筑遗产。如同一个物种的灭绝会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伤害一样,某种类型或形式建筑遗产的“绝迹”,会导致建筑史上实物见证的缺失与空白,在城市发展建设痕迹、人民集体记忆和建筑类型多样性等方面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应该将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实践向下沉淀,向地方渗透,向中小城市及城镇扩展,让更大范围、更多种类和数量的重要现代建筑遗产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金磊.“中国20世纪建筑经典”乃遗产新类型[J].当代建筑,2020(04):5,4.

[2]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 江胜信.文化遗产保护亟需法治护航[N].文汇报,2015-03-12(001).

[4] 李元晨.对建筑遗产“孑遗价值”的跨学科研究与探讨:以呼和浩特影剧院建筑遗产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30):65-68,72.

[5] 安娜·托斯托艾斯,奥尔伯特·杜博勒,刘克成,康娟,钟善.保护现代建筑遗产是建筑师肩负的社会责任[J].城市环境设计,2013(12):240-241.

[6] 赖德霖.观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公布随想[J] .时代建筑,2019(03):5.

[7]白成军,韩旭,吴葱. 预防性保护思想下建筑遗产变形监测的基本问题探讨[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2(2):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