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浅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潘海燕

湖北亿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为解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工程的发展,本文探究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沉陷裂缝、温度裂缝、塑性裂缝等裂缝类型,针对以上裂缝类型提出控制材料质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1]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道桥施工技术不断更新与完善,混凝土作为道路建设重要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整体施工概况以及相关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并说明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意义[2]

1混凝土裂缝

1.1沉陷裂缝

公路基础结构下的软硬基础不均匀,部分基层存在软土,特别是湿陷性黄土软性土、冻土、膨胀土、盐渍土、软土等不良部位,未经压实及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后,部分地基出现沉降,造成地基裂缝。水平预制件的底部模具部分位于回填土和浸泡水上,造成局部沉降。由于侧向刚度差,弦、腹部或梁的上部出现裂缝。公路结构的所有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力,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由于地基应力不均匀或结构应力不均匀,造成沉降不均匀,导致结构应力集中,结构开裂。

1.2温度裂缝

高温条件下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如不及时养护、养护方法错误。通常由于环境温度和工程构件本身温度差异,会引起内外的张力,温度变化引起力变形,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构件温度上升,混凝土表面温差较大。此时,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力。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由于过度张力超过极限而出现裂缝。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纹特征与干收缩相似,其分布大多不规则。但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冬季接缝宽,夏季接缝薄。温度裂缝由于温度的变化、温差大小、内外限制程度和结构构件类型的不同,温度裂纹的形状和位置非常不同。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裂缝继续发展,甚至更大。

1.3塑性裂缝

塑性收缩裂纹在新铸造和空气暴露的结构中很常见。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覆盖,受风晒影响,表面无水蒸发太快,体积收缩快,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无法抵抗变形导致开裂,使用收缩率大的水泥或水泥过多;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模板及垫层过干,吸湿率过大。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载而向下流动时产生裂缝,在公路路面出现不同长度、不连贯、类似于干泥浆表面。大部分混凝土在初次冷凝后(一般浇筑后4h左右),外部温度高,风速高,气候非常干燥。

2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策略

2.1混凝土拌和技术的应用

在应用混凝土拌和技术之前,需要利用专门的工程测算机器对道路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审核,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进行专业配比。原材料投入比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质量,因此,需要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成分组成以及确定最佳混合比例,以达到最优原材料混合效果。在确定配比后不能直接应用到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事前配比结果测试实验,考察该混合比例是否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混合比例的测试结果可以进行现场采样,利用设备对其进行准确性分析与研究,判断该测试结果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2.2运输控制

如果建筑工程选用搅拌车来输送混凝土材料,需要在开始填装混凝土材料之前操作搅拌车进行倒转,倒转时间可以控制在1min左右,这样便可彻底排除搅拌车内所有积水,而且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一定要确保搅拌车时刻处于搅拌状态,以免混凝土材料在其中出现离析与积水等情况。当搅拌车顺利抵达施工现场,需要在开始卸载混凝土材料之前操作搅拌车进行正转,正转时间可以控制在2min左右,这样就能均匀地搅拌混凝土材料。如果是在冬季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搅拌罐采取保暖准备,保证混凝土材料不会在运输期间出现部分成冰等情况,促使混凝土材料在抵达施工现场后水化反应,表面看似依然处于正常状态。在混凝土材料运输环节,如果因距离较远、交通堵塞、施工现场无法卸载等情况,导致搅拌车中混凝土材料不能卸载时,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之中添加减水剂,添加量可以根据混凝土材料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确定,在完成减水剂添加后要使搅拌车处于持续快速旋转的状态,以免因长时间无法卸载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车中凝固。

2.3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在混凝土施工浇筑阶段,要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初凝时间。对于时间的控制是极为关键的,在混凝土浇筑中,时间把控不好会提高混凝土裂缝产生概率,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要计算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时进行混凝土的路面保护。浇筑阶段,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太高导致的内外温差会影响混凝土强度,从而形成混凝土内部挤压现象。因此,在浇筑阶段,要及时对混凝土内部散热,可以在浇筑前的混凝土材料中添加外加剂进行热量调节,也可以增加浇筑时间,使产热阶段变长、最高温度下降。另外,浇筑期间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高度。根据钢筋之间的距离以及工程结构,在浇筑前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避免出现因高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造成断裂的现象。

2.4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工振捣,另一方面是指机器振捣。人工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较为传统的振捣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施工规模较小的情况。机器振捣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振捣方式,属于机械化的方法。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需要细致考虑振捣力度等问题,要对振捣工作的细节进行相关设计与规定。为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等现象,工程混凝土振捣工作需要进行严格规划,设计合理的振捣方案。另外,在一次振捣中还会出现混凝土土层表面气泡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气泡现象,可以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振捣均匀、密实。

2.5裂缝的控制

对裂缝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湿度的变化,使结构和部件的湿度相对稳定。混凝土早期养护后,外露表面应覆盖条、稻草袋或塑料薄膜和洒水,要有足够的保养时间,应注意避免混凝土表面压力过大。使用水压实技术,如混凝土喷涂或塑料膜涂层,以减少水的蒸发,或使用其他方法来减少气流(如保护墙、保护墙),以减缓地表水的蒸发。正确搅拌,严格控制含砂量,避免使用粉状砂增加混凝土强度。

结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几乎所有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发展速度快,规模也在逐步增大,这对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有效的施工工艺,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有序推进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妥善解决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有着光明的前景[3]

参考文献

[1]张英辉,史何星.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施工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94.

[2]张凯.公路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9(19):111-112.

[3]赵世仁.试论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