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走进幼儿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绘本走进幼儿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卢彦岑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幼儿园 530000

摘要:绘本读物即图画书,以图画以及文字配合说明,幼儿年龄太小,没有字词基础,绘本读物正是适合幼儿学习的读物,同时,绘本读物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其不仅能构建阅读区,还能够延伸到美工区、建构区、活动区、游戏去等多个幼儿区域活动中,给幼儿带去更好的幼儿教育体验,可以说绘本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读物;区域活动

引言:

绘本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幼儿可以在绘本的指引下开阔眼界、获取生活经验、提升世界观理性认知、提升思维能力,深入探索绘本读物的育人功能,巧妙围绕绘本读物来引领幼儿创设多类型区域活动,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绘本读物对幼儿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绘本读物分析

(一)绘本读物

绘本是外来词,即图画书,可以理解为“画出来的书”,这是个新词汇,但却在很早之前就发挥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拥有大批美术语言丰富的原创绘本,比如《哪吒闹海》《小马过河》,发挥着绘本的作用,只是没有绘本的名词解释而已,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其渐渐落寞,幼儿教育陷入荒芜时代,而到本世纪,随着改革教育的不断落实,大批引进绘本读物,绘本又丰富了起来。

绘本读物中以绘画为主,配合以文字说明,幼儿没有太多字词基础,且认知特点较为幼稚,绘本读物正是符合幼儿字词基础和认知特点的读物,通过绘本给幼儿讲故事,引领幼儿开阔眼界,培养多元智能,作用极大[1]

(二)绘本读物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发展,学前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可供幼儿阅读的绘本读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除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哪吒闹海》等经典幼儿绘本读物,还有《蚯蚓的日记》《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屈原》《爱心树》《好大一颗棒棒糖》《学会爱自己》等。

二、绘本读物走进幼儿教育中的各个方面

(一)善用绘本,构建阅读区

1.阅读导入:通过设置悬疑、夸张反语、讲故事等形式导入阅读,能够让幼儿对绘本有更强烈的阅读欲望,阅读效果更好。例如在《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绘本阅读中,先不谈绘本,而是提问幼儿生活中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会怎么办,爸爸妈妈有哪些“手段”,引发幼儿激烈讨论,随后在引入课程。

2.想一想:教师创设问题,引导幼儿去想一想,提升阅读效果。例如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阅读中,教师提问幼儿王后为什么是恶毒的、她为什么要迫害白雪公主、生活中母亲是怎样的?

3.说一说:鼓励幼儿将绘本阅读的思考或困惑说出来,引导幼儿之间踊跃交流,分享观点,探索新知,一步步启发幼儿的多元智能,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例如《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绘本,绘本中孩子非常坚韧、非常勇敢,用智慧和技巧来处理生活难题和心理困境,有着较强育人功能,引导幼儿说一说感受,让幼儿体会绘本中的美,教师渗透教育,让学生养成敢于面对生活难题和心理困境的素养[2]

4.读一读:读一读可以是多媒体朗诵或是教师朗诵,比如《屈原》的学习中,图片表达内容过于抽象,教师进行朗诵,或是“加料”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或是让幼儿去读,例如《爱心树》的绘本阅读,可以让幼儿分成不同角色配合起来阅读,丰富读一读环节。对于幼儿的阅读,要引导幼儿理解绘本读物内涵,带入感情声情并茂去阅读,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5.写一写:在带领幼儿对绘本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幼儿去创作,大开脑洞,对绘本所描绘的故事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等,提升幼儿包括思维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养。

(二)善用绘本,构建建构区或美工区

绘本读物所描绘的事物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有人物、动物,更有房屋、汽车、树木、月亮等,那么能不能将绘本中所描绘的世界“搬”到现实中来呢?答案是可以的,给幼儿准备一些建构材料,比如树枝、泥土、石子、纸板、木棍等,让幼儿去拼一拼、搭一搭,或是引领学生展开模仿绘画或手工制作,以绘本为临摹对象,例如在《跟我玩好吗》绘本中,讲述了小女孩到处找朋友,里面有蚱蜢、青蛙、乌龟、兔子、小蛇等,可以带领学生绘画各种小动物。尝试还原绘本中所描绘的世界,可能结果相差很多,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却能提升感知和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满足感[3]

(三)善用绘本,构建种植区

如有条件,可以依托于绘本,带领学生养小动物,种花草树木,带领幼儿日常投喂食物或除草松土,看着自己亲手养育的动植物一天天长大,幼儿会收获丰盛的满足感。

(四)善用绘本,构建表演区

绘本所描绘的故事也可以用来表演,比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比如《彩虹色的花》,比如《跟我玩好吗》,可以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适当扩充台词,引导幼儿展开情景剧表演[4]

(五)善用绘本,构建科学区

善于利用绘本读物中的求知性,带领幼儿构建科学区,无疑也是绘本读物的另一种可开发路线,例如绘本《好大一颗棒棒糖》,给学生提供棒棒糖、冷水、热水,探究棒棒糖在水里融化的过程,例如绘本《蚯蚓的日记》,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考察蚯蚓的形态,或是其他昆虫的形态和特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绘本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次探究了绘本读物走进幼儿教育中的各个方面,结合上文阐述,希望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鲍璐, 康雪.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19, 633(07):206.

[2]张涵玫. 浅析绘本阅读在幼儿园中的指导策略探究[J]. 教学考试, 2017, 000(021):142.

[3]王海伟.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16, 000(022):71-72.

[4]刘芳.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的思考[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 000(012):P.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