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李东芳

西宁市阳光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内容摘要] 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重视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从科学分组、制定规则、选择契机、建立评价机制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美国科学家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5%;而在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5%。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突破和补充,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科学分组是基础

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因此,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即: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二、制定规则是保证

在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1.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2)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的常规。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规则,。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认真倾听的习惯;三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三、适当契机是关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评价机制是导向

假如教师常常以“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来评价小组学习汇报中的“我认为……”、“我觉得……”,那么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往往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在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偏重于对小组学习中的科学知识评价,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对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五、能力培养是根本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须的有效技能。

在我们看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使之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在课堂观察中可知,学生比较多的注意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同学的发言。

3、学会表达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4、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运用,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