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7
/ 2

论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杨忠芝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063000

摘要:财政财务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项目组织的必要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的资金运作、单位的整体经济分配等提供意见,既可以整合历史经营信息,总结数据资料,追踪经济浪费问题;又可以预设未来项目发展成本需求,提出成本应用于资源分配的参考条件,保障事业单位始终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且财政财务在事业单位应用中,可降低单位内部的经济犯罪率,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问题更加透明、经济管理更加规范。

关键词:财政财务;审计;事业单位

引言:事业单位需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在国家颁布的相应法规与安排的工作条例下,开展社会性工作,期间需要财政采取对工作性质、工作模式展开监督,尤其在多元化的工作分配下,只有借助财政财务审计体系,对现有财务流通状况进行审核与计量,才能够科学的实现收支平衡,引导事业单位合情合理的使用经费。

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审计可将工作范畴大致分为三部分:决算、执行、收支。次三方面的审计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审计部门可联合其他多个部门,对财务的分配、资金的利用、管理进行汇总,将原始数据与政策作为参考标准,后续不断的审查与监督经济的利用,审计工作可追踪成本的利用方向,细节化的调查成本应用内容,期间如若出现谎报、虚报等,可结合相应的数据计算与项目流程分析快速查出,整体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盈亏等实现把控,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用更加合理合法,同时经济分配更加标准、真实、合理,财政财务的审计多采取报表进行数据统计,现阶段财政财务的工作模式更加系统化、流程化,可基于报表在OA、钉钉等模板中完成实时动态的掌握资金的流向情况[1]。

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问题

2.1专业能力不足

审计对专业度的要求较高,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还处于学习与考证阶段,没有累积丰富的经验,缺乏对数据的统筹分析能力,还停留在基本的数据汇总、数据测算上,缺乏对数据进一步的利用,将数据资料与经济决策关联的意识。审计中对于不明消耗的成本,对于资金不按时回笼的状况,缺乏市场洞察力,审计的工作浮于表面,针对事业单位财政收支情况,缺乏预见性思维,而是总结合已有的信息做处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审计的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审计人员面对各异问题的应对能力不足,工作模式过于按部就班,工作中信息化的操作水平低,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总落于人后。

2.2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足

审计工作落于俗套,长久得不到革新,审计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工作思维安逸化,不能进行明细问题处理,在事业单位大环境缺乏忧患意识的情况下,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分析问题,而缺少数据实证。甚至看人下菜碟,面对领导造成的成本浪费忽略不提,不能一碗水端平的揪出各个错漏,监督力与执行力不足,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充分,法律与政策相关了解不够深入,另事业单位之内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重视,导致审计工作总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2.3审计制度的建构不完善

审计工作不是凭借个人喜好与工作习惯推进的,需要在较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较为严肃化的提交、审核机制下开展,由于事业单位中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审计制度内容老旧,与新时期的信息技术审计方式不协调,使得审计中,相应问题的处理缺乏预案,审计人员也只能辩证问题后,临时制定措施,全面的审核与盘查中,资金去向不明无法追责,收支审计与中央转移支付审计,缺乏独立的工作制度要求,使得工作过于笼统,不能灵活的在工作各个时期围绕审计的各个范畴,分设审计步骤[2]。

2.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对策

2.1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事业单位可建立针对审计人员的能力考核,一方面了解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力,一方面掌握审计人员的硬件条件(专业与证件等),对审计人员的日常问题处理、数据测算速度、分析与管理协作、专业素养、信息化工作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使得审计工作人员提高积极性,单位应为审计人员提供配备的电子设施,集中培训中,可邀请相应的专家、学者前来召开会议,探讨单位中常见的审计问题,寻求审计的工作创新思路,可由审计中经验丰富者组织会议讨论,分别围绕不同的审计项目,制定审计标准,借助网络系统,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与自考的机会,推荐优秀审计人员参与社会论坛等活动,可阶段化展开审计竞赛,挖掘审计潜在智能人才,在竞赛与考核中,考察审计人员的灵活处理问题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掌握程度等。

2.2科学合理的展开财务管理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保障单位财产的安全、利用的合理、财产体系的完整,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出审计措施、提交审计流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可分别在信息泄露、虚报漏报、资金动向不明等问题下,制定应对措施,结合措施整合制度内容,填补制度空缺,另结合计算差错、分析偏差等提出相应纠正措施,同样进行制度的组建,将审计工作与财务日常报表制作结合起来,实现集中化管理,避免信息的碎片流失,制度的建立应体现出规范与标准,审计中建立监察小组,分设针对收支审计、中央转移支付审计等个例的要求。

2.3信息化系统的充分利用

审计创新必然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实现,当前事业单位已经发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审计变革,接下来还需要将审计工作更彻底的融入信息体系中,降低劳动量,提高审计真实效果。大数据时代,可建立审计数据采集模块、审计数据分析模块,减少审计中纸质流转,保留审计的路径痕迹,将文字类、视频与图表类的审计证据按照编码保存在合理的空间中,避免不同类信息的错乱,建立审计数据库,改变传统的审计思想,掌握多种审计形式继而多渠道获取审计线索[3]。

结束语

审计工作中应不断的“辞旧迎新”,寻求可行性的、现代化的审计方法,获取充足的审计资料,在改变传统工作思路、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后,提高审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汉友.论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0.
  [2] 刘力云.论财政财务审计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2019.
  [3] 朱卫红,洪梅.我国政府内部审计现状、对策与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