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9
/ 2

教学楼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韩庆卿

身份证号: 61010419870618****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建的教学楼建筑设计已经打破传统建筑空间形式,将公共空间作为教学楼建筑设计的重点关注内容。尤其是在我国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中设计出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的公共空间,是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室内公共空间的重要路径。鉴于此,本文对教学楼公共空间区域开展人性化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关键词: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引言

当前,教育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得以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学生数量均在不断提升,但由于在进行校园空间规划构建过程中并未重视教学楼公共空间区域设计,制约了个性化教学开展。个性化设计理念自提出后,便实现了迅速的传播推广与应用,这不仅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尊重,对于现代设计思维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我国的教学楼公共空间开展人性化设计,可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强度,推动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一、教学楼公共空间

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可被简单理解为用于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满足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需求。如在公共空间所开展的交流互动能够满足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而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则能够满足学生的自我展示需求。

从教学楼公共空间在教学楼中的具体位置来看,可细化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两种。教学楼的内部公共空间主要是由门厅、室内平台、电梯走廊等区域构成,外部公共空间则是由室外庭院、阳台以及与相邻建筑物所连接的空间等构成。教学楼的公共空间主要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因此公共空间在功能应用方面,将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应用特点。

三、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价值

人性化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被他人尊重需求,给予人们更加舒适、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总目标在于满足设计基本功能以及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空间及物品进行优化,给予使用者更加便捷、舒适的使用感觉,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尊重人们的精神层面追求。教学楼公共空间是师生开展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学科的综合渗透,可进一步培养全面性、综合性人才。在我国当下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在课余时间中师生在教学楼中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特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楼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能够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次,在强化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前提下,也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此外教学楼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可有效满足师生的多样化交流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空间的环境质量,给予全体师生更加舒适的休息、思考公共空间。

三、教学楼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路径

(一)实现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安排

现如今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形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空间布局的设计阶段,对于教学楼公共空间具体形态以及功能要求进行全面化分析。如在进行门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了解门厅的特点,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门厅是师生进入教学楼内部空间的过渡性空间,因此门厅本身具备过渡性的特征,在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采取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私密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实现对于门厅空间形态的合理化设计。同时门厅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疏散性功能,门厅作为其他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在满足防火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满足空间设计的宽敞性,确保师生在进出和紧急疏散环节中不会出现空间不足、人员踩踏的情况。此外在进行门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相邻公共空间功能,将展示功能以及休息功能选择性融入门厅功能设计环节中。教学楼内的师生会在上下课时间集中性出入门厅,因此设计环节不可完全按照常规思维计算门厅面积,需要根据学校的学生数量进行门厅面积计算,避免人流量过多时师生出现压抑的情绪。设计人员通过设计玻璃幕墙以及天窗等空间界面,将教学楼的门厅公共空间设计成为多层通高的共享式空间。

(二)实现公共空间内公共设施的合理化布置

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各项功能实现离不开公共设施的支持,为此在进行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置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空间形态、功能要求进行公共设施的布置工作,继而有效提升教学楼公共空间功能化的多样性,强化师生在公共空间内的舒适程度。如在教学楼内较为宽敞的走廊空间中,师生常常会将其作为课下的休息区域亦或是独立思考的区域,为了提升师生的休息舒适度与独立思考效率,可在宽敞走廊的两侧设置自动售货机、自动饮水机以及休息座椅,为学校内的师生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

(三)实现生态设计理念的灵活性应用

生态设计理念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污染背景下所诞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进行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应用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优化内外部的公共空间环境,强化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质量。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楼的中庭设计过程中,可选择在中庭公共空间内种植适宜室内生长、美观性极强的植物,让师生在课外休息活动中得到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整个教学楼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实现中庭空气清洁的目标。

(四)实现空间尺度的有效控制

通常情况下,空间尺度设计的差异性将会导致人类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内心感受,合适比例的空间尺度设计能够进一步强化公共空间设计的舒适性,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的趣味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师生需求合理化把控教学楼不同公共空间的空间尺度。如在走廊等连接性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尺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根据人体的尺度来设计创造出多个小尺度的空间,进而提升公共空间的私密性,为师生的课下交流活动开展创设私密化、亲切化的公共场所。

结语

教学楼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功能在于师生交流功能与展示功能,是学校内部满足全体师生空间使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重要场所。在教学楼空间设计过程中进行人性化设计活动时,需要做好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安排,对于公共空间内公共设施进行合理化布置,同时需要灵活化应用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对于空间尺度的控制水平,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教学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慧.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山东理工职业学校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89-190.

[2]任静,戴莹.“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与文化的设计——以丽水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1(04):84-86.

[3]任静,戴莹.地域文化下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以丽水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11):81-84.

[4]赵鉴一,汤桦.共生与相融——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建筑群设计看大学建筑与校园公共空间关系处理[J].当代建筑,2020(0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