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9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徐盛成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中心小学 325112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听不懂讲解或粗心大意导致在练习中出错是常见的情况。对于这类错误资源,教师与学生都不应报以过分消极、逃避的态度,而是应该端正态度,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去直视错误并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本文便以“有效利用错题,提高学习质量”为基本出发点,先阐述了教师与学生在面对错误时普遍的消极态度和实际应有的积极态度,接着分师生共同部分、学生部分和教师部分三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了关于充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1展示错误资源,引导自主纠错

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受制于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出现了错误认知及片面认知,作为教师,需要展现个人智慧,基于“示错”这一举措,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错误、自主纠正错误,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以下设计。师: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假定其相邻的边长分别为8cm和5cm,如何求它的面积?生1:40平方厘米。师:你采用了怎样的计算方法呢?生1: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乘。师:为何要选择这种方式?生1:我们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就是使用了长和宽相乘,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具有很高的相似度,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够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那么这个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借助格子图对此进行验证。(借助多媒体引入格子图,将平行四边形置于其中)师:大家共同数一数,看它的面积是否为40平方厘米?生2:好像只有32平方厘米。师:看起来生1的答案是错误的。当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已经具备初步了解之后,容易受制于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并将其引用于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针对这一错误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果断示错,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错误,自主完成纠错,既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展开探究的热情,也能够帮助他们深化对相关概念的认知。

2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形成强调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为后续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所犯的错误,并且以正确的方法,指导他们纠正错误。具体而言,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给出的答案正确性进行判断;其次,当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教师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借助正向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积极发言,将自己内心所想表达出发。而当学生表现非常优异时,教师需要给予适时的表扬,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如此他们在日后碰到难题时,能够迎难而上。借助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一年级加法计算应用中,案例“小鸭子有8只,小鹅有5只,小鸡有9只,请问小鸭和小鸡一共有几只?”教师将学生的作业答案归纳出来:(1)8+5=13(只);(2)8+9=17(只);(3)5+9=14(只);(4)8+5+9=22(只)。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一看不同的答案算式,再看看题目要求算的是什么,因为要求计算小鸭和小鸡共有几只,所以正确算式和答案应该是8+9=17(只)。错题资源本应到此为止的,但是想一想还可以分别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看看之前的答案分别对应的是什么问题,如何将题目的问题改一改算式就正确了。(1)8+5=13(只),小鸭和小鹅共有几只;(2)5+9=14(只),小鹅和小鸡共有几只;(4)8+5+9=22(只),小鸭、小鹅、小鸡共有几只。经过这样的变换,从错题资源分析倒推问题,让学生在错题中再创造,不仅创新题目,更树立了学生数学学习自信。

3正确看待“错误”资源,关联教学重难点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遵循讲究循序渐进。除了不同学段直接的划分,还体现在内容的难易程度上。就拿数字的学习来说,在小学的最初阶段,学生从10以内的数字开始学习,然后逐渐扩展到百、千、万、十万、百万等,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数学更倾向于“一环扣一环”,也就是说,前面的内容往往是后面内容的铺垫。不仅如此,很多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上面的难度增加,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也正是这个难度增加的“点”。于是就可以看出,许多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其实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一旦突破了这样的重难点,就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得。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准备阶段意识到“错误”资源可能对教学重难点的直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预设和应对策略。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正确对待“错误”资源对关联教学重难点的作用。对于质数和合数的学习,学生的基础并不充足。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就要格外关注。同时,因为质数的特殊性,学生在最初接触的时候除了要能理解它的内涵,更有必要识记住100以内的质数。这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内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多教师选择用“报学号”的方式来研究数字特点,以区分出质数和合数。如果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类,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但是,如果学生认为“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那么显然这个“错误”资源直指了教学的重难点。对于2这个特殊的数字,它是2的倍数,但是它不是合数,这是因为它符合“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别的因数”的定义,以此断定2是质数。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对3的倍数、5的倍数、7的倍数进行探究,就可以很快地筛选出100以内的质数。那么当学生按照相关要求报学号以后,最后剩下的“1”就“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了。基于这种理解再看质数,其实就是去掉1和合数。而作为这个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就充当了一种“错误”资源,可是也正是因为正确看待了这个“错误”,才关联了重难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错误”不可避免也时有发生,教师如何看待“错误”也是教学技巧的一种体现。既然不能忽略“错误”,就要将它发挥到极致,使其成为一种教学的“资源”。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错误”,分析“错误”的成因,通过“错误”找准重难点,才是真正把它当成了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钱锋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类型、成因与利用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03):52-53.

[2]余兆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探微[J].读写算,2021(0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