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正向干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正向干预思考

乔忍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格具有重要的规范教化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自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领都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思考大学生自杀现象,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深层因素和表层因素,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等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正向干预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极端行为;正向干预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点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丰富。当社会发展的速度和人们心灵成长的速度差距较大时,现实和梦想便会经常发生矛盾,人们便会陷入自我怀疑、失落的状态,如果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些人便容易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解决冲突。

一、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引发了各位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率进行过调查统计,由于受年份、地区、学校、年级和评估工具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位学者调查统计的数据有所不同。2006年美国大学健康协会对74所大学的46000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0.1%的学生认真考虑过自杀,1.4%的学生自杀过。Becker等2018年对美国170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4%的大学生存在自杀意念。2001高宏生等人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至三年级4882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率为13.18%。[2]2018年谢丽凯、林连虹等人对南京市3所公立大学8811名大一新生进行线上入学心理普查,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率为11.60%[3],这次调查样本数量较大且调查对象十分明确,使用的问卷也是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是十分可信的关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的数据。虽然各位学者的统计数据有所不同,从整体看来,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大体集中在10%-15%左右。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群体。然而,正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他们却因为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这其中的因果缘由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缘由,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预防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个体认知是分不开的,这些因素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深层原因。此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业压力问题,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在职业规划中产生的就业压力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催化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

(一)深层因素

第一,个体认知偏差是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关键因素。认知偏差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现象歪曲的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外部刺激事件主要通过大学生对刺激事件的消极认识和解释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生活的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的过完一生,有些人遇到挫折迎难而上,有些人面对困难则产生错误的认知,选择自杀来逃避。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不稳定,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外在事物,极容易对外部刺激事件的因果关系作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片面消极归因,继而钻牛角尖,否定自己,产生不良的情感体验,甚至产生自杀意念。

第二,人格缺陷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基础因素。人格中的缺陷在困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外在刺激必须通过人格缺陷这一内在中介才能起作用。部分大学生在人格特性上偏向抑郁,孤僻、内向和自卑,当外部负性事件进入到生活中,这类大学生往往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倾向选择独自承受,缺乏摆脱负性事件消极影响的能力且不愿向他人求助,久而久之郁结于心,从而产生自杀意念。

第三,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因素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约90%的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被称为导致自杀的“头号敌人”[4]。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他们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消极并产生厌世的观念,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意念或者行动。

(二)表层因素

第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问题。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方式更偏重于自学,然而部分学生自律能力差、自学能力不足,在完成大学课程任务时往往力不从心,考试不及格甚至导致延期毕业。此外,社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毕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之间不断“内卷”,考证成了大学生之间无形的攀比,仿佛谁拿的证多谁就在未来择业中有了更大的胜算,造成了许多无形的压力。这些因学业问题造成的挫败感、因“内卷”造成的焦灼感和压力感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大学生容易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第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据调查研究显示,恋爱问题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步入大学,大学生的身心比高中更成熟了一点,大多数人都会尝试拥有一段浪漫美好的感情。然而,爱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当恋爱关系融洽时,则会给彼此带来前进的动力和破解困难的勇气;当恋爱关系产生问题时,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部分大学生则会充满绝望的情绪。“心爱物”一旦丧失,抑郁、悲观的情绪扑面而来,一些同学就会用一部分自我去反对其余的自我,失去生存的欲望。

第三,职业规划中的就业压力问题。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屡遭受挫,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就是学校,生活轨迹也是教室、寝室和食堂三点一线,较少与社会接触,不了解社会现实的职业需求,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此外,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不良,在职业选择上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梦想着低投入高回报。一旦真正进入社会职场,离开校园的温床,骨感的现实和丰满的理想便会发生冲突,这种巨大的落差往往会给大学生致命一击。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正向干预

习近平指出:高等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5]。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需与时俱进,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正向干预作用。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必须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对自身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坦然地对待人生之事,珍惜生命生命。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恋爱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把握好恋爱中的分寸,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冲突与矛盾。接着,重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法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鼓励大学生自信地与他人建立伙伴关系,教导大学生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最后,完善择业观教育内容,摒弃已于时代脱节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认清社会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增加大学生实习锻炼机会,学校与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知识和与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形式,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稍加改进,灵活地选择灌输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的积极主动性,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自我思考、自主沟通,将理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培育作用,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

(三)提高教师力量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担,要想不辱使命,一方面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处于消极情绪中的学生及时与之进行充分交流,引导大学生排解学业中的压力、感情中的困惑和就业中的迷茫。另一方面,除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外,教师也应丰富心理学知识,掌握初步的心理健康辅导,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这样才能敏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预防才能做到更加全面、有效。

我们思考大学生自杀问题,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而是为了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大学生的人生苦恼,从而能够把握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冷却剂”的作用,及时关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帮助大学生度过美好的校园生活。因此,理解现实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只是这项工作最表面的一个维度,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多一点人文关怀,为了中国未来建设拥有更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09):765-768.

[3] 谢丽凯,林连虹,李汇方,张斌.南京市三所综合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0(09):637.

[4] 姚月红,马建青.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05):36-36.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


作者简介:乔忍(1995—),女,安徽阜阳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