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陈婷婷

广州颂雅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在研究乡村公共空间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现状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关键字: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1. 引言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乡村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为了适应旅游的开发,乡村进行景观升级改造,而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乡村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旅游型乡村的良性发展。

  1. 旅游型乡村与乡村公共空间概述

2.1旅游型乡村

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人口较分散的聚落总称[1]。而旅游型乡村则是指通过充分挖掘整合村内山水林木等自然资源或民俗文化、历史古迹等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乡村[2]

2.2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进行日常生活交往、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的场所,具有“物质”和“社会”双重属性,既是承载村民公共生活的物质空间载体,又包含了存在于这些空间的制度化的组织和活动形式[3],具有重要的经济、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

  1. 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设计过度城市化,脱离原真性

为了发展旅游业,追求经济效益,许多乡村盲目地照搬城市空间设计,大刀阔斧地建设大广场、大水面,大幅度地改造原有民居宅院、拓宽街巷,随意破坏村庄的自然环境、聚落格局、空间尺度等。这些城市化的公共空间设计脱离乡村原有空间形态,抹杀了人们对乡村的记忆,既影响村民的生活,也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游客活动与村民生活的相互干扰

游客的活动是依赖于乡村公共空间来进行的,堂前屋后、祠堂、文化广场等承载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势必会掺入游客的行为。当游客的活动和村民的日常交往活动混杂在一起,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村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也有所下降,有时村民与游客还可能因为思想观念和文化信仰的不同而引发冲突。

3.3忽视村民的主体地位

游客的活动与村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村民的公共生活常常让位于游客,尤其是旅游旺季时,村民的活动空间被严重挤压。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多以游客的需求为主,而本地村民的主体地位则常常被忽略。

3.4缺乏对乡土文化精神内涵的思考

为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和旅游开发的需求,乡村公共空间进行升级改造,传统的乡村面貌逐渐被现代化的空间取代,乡村原有文化符号也逐渐消亡。一些旅游型乡村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只停留在简单复原的层面上,直接在公共空间中罗列和复原一些文化景观符号,新旧空间无法融合。还有的村庄不加变通地相互套用与本村乡土特征无关的文化符号,使得乡村文化景观严重同质化,缺乏特色。

  1. 设计策略

4.1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构建人性化空间

对于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主要有村民与游客两大类。村民是乡村的主体,游客是乡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同时兼顾村民与游客的需求,合理分析两者的行为特征,尊重他们的意愿,科学进行空间布局和序列组织,使村民与游客均能在公共空间中获得满足。

由于乡村经济比较落后,留守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游客中此类人群的比例也不小。因此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更应关注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实用的户外活动场所。如结合儿童活动场地布置休息区和老人活动器材,便于老人看顾小孩等;增设无障碍通道、轮椅和儿童扶手,加强公共道路的防滑设计等;对于发展亲子游活动的乡村,还可以加设母婴卫生间、母婴休息室等[4]

4.2提高功能复合性,增强空间活力

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在周末、节假日特别是旅游旺季时,公共空间中游客众多,承载压力大,部分场所拥挤难行,而平时却处于闲置状态。为缓解高峰期公共空间不足和避免平时场地的空置,应加强对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化设计,丰富乡村公共生活。乡村公共空间本就存在一定的功能复合性,同一空间可以是生活空间,也可以是生产空间或信仰空间等等。公共空间的主体功能引导着其使用主体,其他功能则可以吸引其他使用者。为满足村民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乡村公共空间已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和拓展新的功能,建设多功能的混合空间是必要的。

4.3控制尺度,营造宜人空间

尺度表示的是人与空间以及界面之间的比例关系,尺度适宜的空间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人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动主体,故其尺度设计也应以人为度量标准。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应以现代生活需求为标准,重点关注场地的可达性与设施的尺度宜人性设计,建设尺度比例关系得当的村民日常交往的场所和游客游憩空间,给人以温馨舒适、自由亲切的空间体验感。如在健身广场周围设座椅、便利店或自动售卖机,可满足使用者在运动过后休息、补充水分;将街道空间D/H值控制在0.8~1.5为佳

[5];广场面积以不超过1km2为宜,如果尺度过大,可利用景观分隔等形式进行二次划分等[6]

4.4传承乡土文化,体现场所精神

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保留地域特征,挖掘乡村特色,将其作为村庄对外的文化展示窗口,可以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重塑乡愁,强化地域文化认同感,这也是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关注的重点。结合乡村现状肌理及空间演变规律,合理调整公共空间布局,是对乡村历史的尊重。乡土植物和当地材料的运用能够直观地反映当地特色,展示乡村文化。对乡村风俗习惯的保留或模拟再现是对乡村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在公共空间中开展新的活动,则是在创新基础上对文化内涵的丰富。

  1. 结语

旅游介入后,乡村社会文化、生活、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乡村公共空间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功能。在当今农旅结合模式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旅游开发与乡村生活之间的平衡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旅游型公共空间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设计策略,希望可以对以后同类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何明俊编著.城乡规划原理丛书:城乡规划法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64.

[2]霍海鹰,牛建永.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003):9-11.

[3]张诚.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9,18(01):125-131.

[4]杨灿, 黄莉, 赵书彬. 海南“共享农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J]. 广东园林, 2018, 40 (02): 54-59.

[5] 湖南设计.HD规划 ▎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参考书」即将出炉![EB/OL]. https://mp.weixin.qq.com/s/lm8BJEzWfH-ZozoAyRjEkA, 2018-08-20.

[6] 蒋昀熹.文化触媒下台湾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台湾地区高雄蚵仔寮渔村为例[D].重庆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