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杜娟 梁巍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脑梗塞病例,随机数字编号法划入试验组与基础组(n=34)。基础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患的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状态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显著区别,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基础组,两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7.06%,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82.3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增强其自主生活能力,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塞;护理

脑梗塞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或者缺氧症状造成,多见于老年人群,且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1]。脑梗塞患者在及时且对症治疗后,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症状,例如吞咽障碍、偏瘫等,对其日常饮食与生活能力会产生一定影响[2]。常规护理模式下,以病情观察为主,对患者的临床指导较少,护患交流不足。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基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专业指导与人性化干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症状的快速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文章抽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脑梗塞病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讨论,评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脑梗塞病例,随机数字编号法划入试验组与基础组(n=34)。基础组男女比值是20:14,年龄52-79岁,均龄值(65.09±5.82)岁。试验组男女比值是19:15,年龄54-81岁,均龄值(65.19±5.71)岁。入选病患均通过头颅MRI检查或者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具有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排除合并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病患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两组基础数据比较无显著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 护理方案

基础组行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加强病房巡查,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方式及必要性。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卫生、清洁。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疏导

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脑梗塞发生的原因,治疗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配合的意义等。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适当列举成功的治疗案例,多鼓励患者,指导患者放松,听轻音乐、与家人交谈等,建立康复治疗的信心。

1.2.2 体位指导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适宜的体位,可以在身后放置软枕,且每间隔2h更换1次体位。在仰卧状态下,需要将患者肩部抬高,指导其上肢自然伸展,手心握拳,半屈指;侧卧位时,拉出患肢,预防受到压迫,且外旋前臂牵拉患肢。

1.2.3 康复锻炼

(1)语言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正确发音的口型,练习发音。在准确发音后,增加吐字量,逐渐成句锻炼;(2)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学习为患者按摩的方式,从被动肢体锻炼开始,而后指导患者学习主动锻炼的方法。比如Bobath握手、体位变更的方式等。3次/d,单次>5min,结合患者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运动的时间与难度。

1.2.4 饮食指导

结合患者身体素质实施营养干预指导,每日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若患者吞咽障碍,则需要实施吞咽功能锻炼。

1.3 评价标准

应用ADL评分比较两组病患的自主生活能力,分数0-100分,分数与自理能力为正相关关系;应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0-42分,分数高则神经损伤程度严重[3]

在患者出院前,邀请患者根据个人感受评价护理质量。分数0-100分,≥90分为完全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完全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为统计软件,计量数字t值检测,x2计算计数内容,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病患的ADL、NIH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显著区别,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基础组,两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病患的ADL、NIHSS评分比较

组别

ADL评分(分)

NIHS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n=34)

54.59±2.55

80.26±2.92

20.55±2.79

8.33±1.04

基础组(n=34)

54.73±2.38

68.73±2.44

20.63±2.68

12.56±2.91

t

-

19.71

-

8.37

p

-

0.000

-

0.000

2.2 试验组与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7.06%,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82.3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组别

完全满意(n)

基本满意(n)

不满意(n)

护理满意率(%)

试验组(n=34)

25

8

1

97.06

基础组(n=34)

7

21

6

82.35

x2

-

-

-

5.81

p

-

-

-

0.000

3 讨论

脑梗塞为临床常见疾病,诱发原因较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4]。在脑梗塞患者发病后,功能恢复锻炼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其自主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常规护理以疾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等为主,护患交流较少。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为新型护理方式,可基于患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升患者的肌肉水平与关节功能,发挥治疗辅助的作用[5]。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刺激患者的运动能力,预防患者肌肉萎缩,逐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与语言能力,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基础组,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7.06%,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82.3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相比常规护理方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体位干预及康复锻炼等,能够拉近护患的距离,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促进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快速恢复。

综上内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科学性、针对性指导,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恢复,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与护理服务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席贻慧.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2):56-57.

[2]邱悦,戴惠琴,李宁湉.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脑梗恢复期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07-108.

[3]谭红,张丽华,黄爱云,等.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315-316.

[4]刘艳华,刘永海.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80-81.

[5]叶晓春.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804-1805.

[6]左瑞英.康复训练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改善肢体功能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49(05):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