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护理方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心理应激护理方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周艳华

谷城县庙滩中心医院 湖北 襄阳 441721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例,基于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应激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6±2.0)分,抑郁评分为(29.8±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心理应激护理;效果;心理状态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其属于一种慢性炎症,临床表现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等,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若该疾病没有及时有效治疗,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不孕、输卵管阻塞等[1]。对于慢性盆腔炎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为促进患者康复,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以68例患者为例,探究应用心理应激护理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近2年收治的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分组比较,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4-56岁,平均38.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7年,平均3.6年。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23-55岁,平均28.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表示同意研究开展。排除存在其他妇科疾病、急性盆腔炎、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等患者。两组资料比较之下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介绍有关疾病、治疗的知识,指导患者正确、规律用药,观察患者疾病情况等1。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心理应激护理,详细如下:①针对性健康宣教。很多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与缺乏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有关,所以为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健康宣教。针对性健康宣教即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患者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向患者科普有关知识。在向患者宣教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疑惑,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患者认知度。当患者对疾病、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后,其安全感也会有所提高。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积极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以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注重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关系,比如可以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己,常给予患者关怀和微笑。对于患者日常治疗、生活、用药需求,护理人员都需要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这对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③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面对面聊天的形式来缓解患者情绪,同时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和病友沟通、观看喜剧、出门散心、和家属开展家庭活动等方法来缓解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有效的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还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各量表总分为80分,分数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情况,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总分1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用x2、t检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6±2.0)分,抑郁评分为(29.8±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例)

焦虑

抑郁

对照组

34

32.5±2.1

36.8±2.4

观察组

34

25.6±2.0

29.8±1.8

t值

-

7.315

7.665

P值

-

<0.05

<0.05

2.2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例)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12.1±1.1

7.5±1.4

观察组

34

12.3±1.3

4.3±1.2

t值

-

0.011

7.665

P值

-

>0.05

<0.05


  1.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发生在女性盆腔腹膜、生殖器官的一种炎症疾病,大多情况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迁延导致。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正因如此,所以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不仅需要承担生理负担,同时还需要承担心理负担[3]。较重的心理负担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心理应激护理方法是一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其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信心建立、认知提高等,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从而为疾病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6±2.0)分,抑郁评分为(29.8±1.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应激护理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心理应激护理强调遵循心理学理论,通过语言刺激、信心建立、人文关怀等,缓解患者因临床治疗和疾病衍生的各种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当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那么患者疾病预后效果自然也可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这对促进患者更快更好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俞霏.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11):197-198.

[2]靳素萍.心理应激护理方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821-1822.

[3]金菊霞.探究分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J].人人健康,2020(10):173.

[4]周玲.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