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声期学生的歌唱教学及声带的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变声期学生的歌唱教学及声带的保护

刘淑玲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七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人的声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声期在人的一生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个时期声带保护得不好,将关系到以后发音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从生理,心理上充分认识,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变声期,遵循声音发展变化规律和歌唱教学规律,作好变声期学生的歌唱训练,指导学生科学的饮食,使他们安全、顺利的度过变声期。

关键词: 变声期 歌唱教学

歌唱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它是感性的,又是抽象的艺术,只能用我们的耳朵聆听,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它通过控制声带、横隔肌、口咽腔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从童年、青少年、成年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声音都有不同的变化特点,而从童年到青少年的声音变化是最大的,即变声期。如何帮助变声期的学生安全、顺利地渡过变声期,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及科学的歌唱方法,遵循声音发展变化规律和歌唱教学规律,搞好变声期学生的歌唱教学。

一、准确判断变声期

准确判断变声期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变声期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这一时期,一般是11~15岁。变声期学生的生理变化十分明显,女孩体态丰满,体形高矮胖瘦在变化;男生喉头突出,身体长高变壮,从心理表现看,学生变得胆小、害羞,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尊重,但又比较幼稚,处于身心发展的矛盾阶段。大多数变声期的学生不愿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等。

2、声音上的变化。变声期学生声音沙哑, ,声音变粗、低沉发闷,自己控制不了声音,高音唱不上去,声带易疲劳跑调、出破音、不稳定等。男孩的变化较为明显, 变声期过渡时间长,大约一年或两年甚至更长。女孩是暂时的沙哑,音不稳定,过渡时间短,大约半年,有的甚至没有感觉。变声后,男孩音高大约下降3—5度,女孩大约会下降2—3度。

二、健康度过变声期

1、健康地度过变声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变声期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对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及音乐才能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根据变声期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声带,讲究用嗓卫生。在此期间,音乐老师和家长要对变声期学生给予他们进行相关的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

2、变声期应进行一定的科学的歌唱训练。对于变声期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训练要非常耐心、细心地进行。变声期可分三个阶段:

(1)变声初期。表现为声带“不听使唤”,有时出怪音。开始变声时,唱歌的声音变化不大。主要表现在说话声音发闷,出破音。这时在唱歌上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能追求大音量、宽音域、唱大歌。学生开始变声时,应用八度以内的自然音域来训练发声和歌唱,或降调演唱歌曲,这样唱起歌来毫不费力,既可锻炼咬吐字和呼吸器官,又为以后的声音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变声中期。这是声音变化最明显的阶段,说话唱歌声音变化都很大,声音低沉浑浊,甚至嘶哑、失控度低,没有胸声的表现。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训练以五—六度音域为主,建立良好的胸声区,为成声的科学演唱方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把歌唱训练划为两个部分,分别放在头尾两个时间段,一次不超过10分钟。中间一段时间可进行乐感和听觉上的培养和训练,这样可让声带得以休息。

(3)变声后期声音变低沉辉厚,说话和成年人一样,歌唱声音还不稳定,声音发虚,音域窄,声音歌唱性不强,不连贯。变声后期到声音定型大约需要2—4年时间。应在他们的自然声区内十—十二度之间,加强气息支持的训练,打开喉咙,打开共鸣通道,做放松舌头下巴的训练。选择气息平稳、喉头稳定的歌曲进行训练。换声点以上的音要逐渐加强假声成分,使声音松、通、轻、美,歌唱有位置、有支点。在歌曲选择上,要选十度左右、速度不太慢、较轻松的三拍子歌曲,便于统一声区使真假声混起来。这一段的训练不能急,用嗓切不可过度。

三、科学训练变声期的歌唱

变声期要不要进行歌唱训练,在音乐界争议很大。传统声乐教育经验认为变声期是歌唱训练的禁区,我个人认为并非如此,在科学、适当的方法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安全顺利度过变声期,还因为进行早期训练,使声带的拉力、耐力、弹性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共鸣腔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运用气息支撑进行讲话或歌唱,就能够使广大变声期学生进行愉快地歌唱。

(一)气与声的训练

变声期的孩子其气息的抑制应用能力要比未变声期孩子能力强,这就给变声时期的歌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变声期孩子的声带和歌唱发声产生生理上的变化,常给歌唱带来相应的障碍。因此在变声期的歌唱训练中,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学会掌握气息的支撑应用,通过良好的气息支撑,达到既歌唱又护嗓的双重目的。

为了达到气息对歌唱的支撑作用,通常在训练中,要掌握三个过程:1、吸气量的控制。歌唱并不是气吸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歌唱的需要适时吸气;2、呼气与发声的控制。呼气要根据歌唱作品乐句、乐段的长短而运气,做到声止气末尽;3、呼吸与演唱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气息的呼入和呼出是根据歌唱需求而定。这三个过程是掌握好气与声训练的重要环节,变声期的学生应更多地注意这些环节训练,并根据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练习。“歌唱象一棵大树,声音就象树枝树叶,气息犹如树根,要经得狂风考验.就必须把树根深深地扎在地下”。通过这种启发,体会气与声的关系,学会把气吸得深,呼得匀,才能达到很好的歌唱水平。

(二)轻声与高位的训练

变声期的孩子,由于发声器官产生了生理变化,给发声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歌唱中采用轻声、高位的歌唱方法进行发声,能有效达到既歌唱又护嗓的双重目的。但是轻声并不等于小声.更不是为了禁声。轻声是在良好的气息的支持下,运用协调各发声器官积极的歌唱状态而发出的弱而不虚的声音。必须掌握这种积极而又轻声的歌唱方法。轻声歌唱另一个目的就是促使声带能在变声期中得到一定的锻炼,能促进声带的发育,缩短变声时间,为变声后期形成一副美好嗓音打下良好基础。

但是单纯的轻声,还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它必须与发声位置紧密结合起来。一般是通过头腔位置结合发声,形成了一种“轻声、高位”的发声方法。高位泛指头声区位置,运用高位置轻声引入头声,放低了喉头,太高了软腭,在轻声的发声状态下把发声的位置(发声点)提高到头腔,并通过头腔张力,形成共鸣腔体后把声音传递出来。这种高位,声音的个性小,融合性好,不论是高、中、低音区的发声,都必须建立在高位上发声。变声期的孩子,声带承受力差,耐久性不强,高位的发声能较好地避免声带太多的负担,这就给变声期孩子的歌唱带来有利的条件。

总之,认识变声期,了解变声期的特点,正确引导变声期学生通过科学的歌唱方法,使孩子解除怕羞、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正确的歌唱意识;要通过一些心理暗示,扫除变声期孩子的心理障碍,使变声期的孩子不但能唱好歌,而且能通过歌唱的训练,使之在生理、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成长,使孩子们能在充满着欢乐的歌声中愉快地渡过变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