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3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杨道庆

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 2020年7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睡眠质量以及护理依从性进行比对。结果:在进行护理前,通过对比心理状态评分,两组均无特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针对睡眠质量评分方面,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总依从性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睡眠质量

精神分类症在精神类疾病中,占据很高的发病率,患者容易出现认知与行为障碍,情绪调节能力差,对正常学习与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出现丧失社会功能。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治疗,会让病情逐步加重,不仅患者自身承受身心的痛苦与压力,同时也会出现很多过激行为,甚至自杀或者杀人,严重威胁社会安定[1]。一般精神分裂患者,都会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同时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或者是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让患者入睡困难,经常出现噩梦或者突然惊醒。常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通常获得的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将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才能阻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研究在睡眠质量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 2020年7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年龄 23~48岁,平均 (35.5±4.2)岁;其中对照组年龄 22~47岁,平均(34.5±4.2)岁,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患者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在进行药物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以及康复训练。

观察组:针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基础护理:准确了解患者病情,遵医嘱服药,加强病房环境维护,改善卫生、光线以及温湿度等。养成良好饮食与睡眠习惯,睡前泡脚,促进睡眠。②睡眠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并且针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护理。保持病房绝对安静,睡前合理调节温湿度,夜间放轻查房动作,减少声音的发出,严重者可配合小剂量药物干预。③行为护理:提醒患者注意事项,更正不良习惯与行为,提高患者认知。加强引导患者家属,提高理解与关注,给患者提供更多安全感,让患者感受关爱,让患者进行自我行为约束。④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社交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协助患者恢复。通过鼓励交流,增强患者自信心,建立健康心理,提高睡眠质量。⑤康复训练:训练患者能力,安排生活简单事务处理,为日后的水生活做准备。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通过运用我院的心理情绪表,针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评分在60分以上,说明患者心理存在问题,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②睡眠质量评分: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针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得到的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睡眠越良好。

③护理依从性:针对患者在治疗中的实际表现,开展相应的评估,总依从性=非常依从+比较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n(%)]进行表示,用2检验,在计量资料方面,通过(611487605d89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用T值进行组间数据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在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对比(611487605d89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对照组

32

76.52±6.15

70.34±6.54

3.894

0.000

观察组

32

76.62±6.36

66.30±5.43

6.981

0.000

T值

-

0.064

2.689

-

-

P值

-

0.949

0.009

-

-


2.2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在护理后,比较两组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611487605d89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日间功能

对照组

32

1.75±0.57

1.73±0.64

1.84±0.61

1.91±0.60

观察组

32

1.20±0.63

0.83±0.56

1.25±0.78

0.97±0.78

T值

-

3.662

5.987

3.371

5.404

P值

-

0.001

0.000

0.001

0.000

2.3两组护理总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对比护理总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在护理依从性方面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依从

比较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对照组

32

9(28.13)

12(37.5)

11(34.38)

21(65.63)

观察组

32

12(37.5)

18(56.25)

2(6.25)

30(93.75)

X2值


-

-

-

7.819

P值


-

-

-

0.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患者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让患者饱受心理以及生理上的折磨[2]。如果患者长时间出现睡眠障碍,可能会出现伤害别人,或者是自杀的想法。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如果有睡眠障碍,会让晚上睡眠质量变差,并且在入睡后,可能处于噩梦之中,让患者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让病情逐步加重[3]。因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患者的睡眠治疗进行改善,可以让病情的发展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者最终恢复健康,同时也是医护人员需要重视的重点内容。

康复护理干预,一般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进行护理时,针对患者的精神分裂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通过饮食、心理、睡眠、环境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开展护理模式,通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引导患者调整情绪,纠正不良行为,让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加速患者的病情恢复[4-5]。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在睡眠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在进行对比之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依从性为93.75%,对照组为65.6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结果显示,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表明,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之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得到充分提高,并且情绪也比护理前更加稳定,护理依从性也得到提高,同时为之后的治疗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恢复精神状态,并且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述所,针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并且逐渐信任护理人员。通过治疗中与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可以让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臧京阳.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改善作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1):221-222.

[2]金凤姝.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方式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5):232-233.

[3]孙丽.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2):181-182.

[4]方敏.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91-192.

[5]何智滢,黄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