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利胆有缘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胆囊切除后利胆有缘由

杨泽

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渠县 635200

胆囊疾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病人为此受到百般折磨,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胆囊疾病治疗药物繁多,消炎利胆片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胆囊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功主清热、祛湿、利胆,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等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但是有些资料表明,在对胆囊进行切除之后仍旧需要服用利胆片:

一、利胆有缘由

1、胆囊切了,胆经还在

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于“胆”的认识并不相同,消炎利胆片中提及的“胆”,很大程度上指中医术语中的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较长,从头至足,途经两侧胁部,而胆囊恰恰位于右胁内侧,因此,胆经循行经过胆囊区时,若胆经湿热,就很可能造成胆囊炎。而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利胆等作用,可以缓解胆囊炎引起的口苦、右胁疼痛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口苦多源于热,而右胁痛恰恰是胆经所过,湿热之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因此,医生给小李处方了消炎利胆片。如果小李认真服药,效果应该不错。遗憾的是,小李没有规范用药。此后,虽然小李切除了胆囊,但并没有切除“胆经”,湿热之邪未解。因此,小李仍然会出现口苦和胁痛症状,还需要继续服用消炎利胆片。

2、久服易伤脾胃

消炎利胆片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溪黄草、苦木这三味中药。此三味中药均为性味苦寒之品,对于急性炎症、火热之象明显者,尚能起到药证相应之效。但若要长期服用,尤其是作为预防用药则极为不当。寒凉药物,偏性极大,久服会造成脾胃阳气受伐,使得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造成食欲差、腹胀、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对于寒凉的药物,要懂得中病即止,也就是说一旦有了明显的疗效,就要停止服用,随即让机体自我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患者认为服用消炎利胆片可以预防胆囊炎发生,其实,这是错误的。胆囊炎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可能由于胆道感染、情绪失调,导致胆汁的排泄受阻引发;又或是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嗜好高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等都可能致病。因此,借助消炎利胆片预防胆囊炎的发生是不可取的。建议患者从发病的根本原因着手,起居有节、饮食有常等,才能恢复胆囊内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预防胆囊炎的目的。

3、预防胆囊疾病小妙招

预防胆囊疾病,除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起居有节、日落而息外,保持心情畅快也是非常必需的。有氧运动不仅是一个强身健体的过程,也是极为有效的减压方式。另外,也可以考虑敲敲胆经,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组织较多,因此需用力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敲胆经能有效刺激胆经,促进胆汁分泌,增强吸收功能。

二、胆囊切除后对身体的影响

1、失去胆囊原本的生理机能

为了更好的契合人类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更高效的进行摄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囊会对胆汁进行浓缩处理,使其浓度更高,并对浓缩后的胆汁进行存储。人体的肝脏细胞能够持续进行胆汁的分泌,并将这些胆汁经由连接肝脏与胆囊的胆管运输至胆囊并经过胆囊的处理浓缩为原来的8-12倍在摄入食物后胆囊会出现收缩的变化,胆囊体积变小,同时将大量的胆汁运输到肠道从而有利于人体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人体这种有节奏的适应人体消化的功能将会因为胆囊的切除而消失,不属于消化期的肝脏细胞所分泌的胆汁将不会被存储,而是会直接连续缓慢的进入到肠道当中,但是饭后属于消化期的胆汁相比正常人体的胆汁量较少,因此不是在消化期进入到肠道的胆汁将不会正常发挥其原本应有的功能,从而会影响人体正常的食物消化。所以,切除胆囊后的病人就要像原本就没有胆囊的大象、鲸鱼、鸽子等生物,必须通过多次但少量摄入食物才能够顺应正常身体出现的变化,所以正常人类的早中晚三餐的生活习惯将不适用于胆囊切除后的患者。如果患者在生活中食用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会使得分泌的胆汁相比于所需要的胆汁不足,会造成人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出现障碍,导致人体出现腹泻等症状。

2、胆道压力出现紊乱

人体的胆囊属于一种具有弹性的囊状型器官,胆囊同时也限制着胆汁单向的运输,以免胆汁会出现向肝、胰反向流动的状况,起到控制胆汁排出速度的作用,从而调节和维持胆道正常的压力。在病人切除胆囊之后,胆道将会失去原有的缓冲胆汁作用力的能力,从而使人体出现胆道功能的紊乱,其临床出现的主要症状有胆汁的反向流动速度会加快、人体对胆汁的分泌功能混乱等等。

3、胆囊内胆酸的正常代谢出现混乱

患者在胆囊切除之后,运输到肠道内处于消化期的胆酸数量相对较少,然而不处于消化期的胆酸仍旧在持续的排泄,被排泄的胆酸存在于肝脏和肠道之内,并在二者之间循环,从而使得胆酸的循环速度提高。经过相关临床试验证明:患者在切除胆囊之后,肠道内会连续不断的流入由肝分泌的初级胆酸,并且这些初级胆酸会和肠道里面的细菌相触碰,这将会产生相对多的次级胆酸。然而通常人体肠道内脱氧胆酸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在胆囊被切除患者的肠道内存在的脱氧胆酸会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一左右,脱氧胆酸含量过高将会对肝内细胞有一定程度的伤害。更有专业人士提出:初级胆酸会被细菌作用生成酮胆酸,酮胆酸能够使脱氧胆酸发生变化,产生甲基胆蒽,然而甲基胆蒽已经被专业人士证明,其属于比较强的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