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癫痫发展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中西医治疗癫痫发展现状

李虹美,李霞,翟昊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摘要:中医治疗癫痫的方法有方药治疗、针灸治疗、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疗效温和持久,适合于长期调理之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方法,有协同或相加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探究近年来治疗癫痫方药总结及西医治疗癫痫技术的发展剖析当前癫痫治疗现状。

关键词:癫痫发展现状,中医方药治疗,西医治疗技术

作者简介:李虹美(199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脑病方向;*李霞,电话-13596058615,电子邮箱-tigerluck75@163.com

癫痫(epilepsy,EP)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突然的、短暂的、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目前认为,癫痫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1] 。我国有高达900万以上的人群受累,并以每年60万例的速度持续递增[2]。国际抗癫痫联盟对癫痫,耐药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进行了更新,并且在2017年发布了癫痫及癫痫发作分类的更新。在这种背景下,掌握我国癫痫发展诊疗的现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癫痫治疗缺口仍然面临险峻问题,据世卫组织/国际抗癫痫联盟/国际癫痫病友会/全球抗癫痫运动的报告,中国癫痫患者中有 41% 从未接受过任何 AEDs治疗。

1 痫病的中医治疗

癫痫属中医的痫证、痫病、羊痫风,中医治疗癫痫年代尚远,也做了许多贡献与成就。历代文献总结了古代医家对癫痫的认识演变。

1.1.1先秦时期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中国最古的汉族传统医学方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人病马不痫”的考证。有研究者认为“人病马不痫”应校勘为“人病马丕痫”。

1.1.2秦汉时期

《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源,其中有不少对临床病证方面的论述。《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描述了癫痫的治疗理法方药,记载了安神定志方治疗风癫,治疗当分虚实,实者以豁痰、开窍、泄火、化痰为主。虚者以调补为主。

1. 1.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医家对痫证之临床表现描述更加详细,于病因病机已有初步探讨,从病因和脏腑两方面分类。《诸病源候论》在癫痫病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1. 1.4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各家认议到肝风、痰、热、惊恐及脏气不平对癫痫的发生演变有很大的影响,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有所进展。《小儿药证直诀》书中将五痫与五脏相连,指出了“随脏治之”的原则,并立五色丸治其病。

1. 1.5清民国时期

明清时期对癫、痫、狂加以区别,明确了痫病病位在脑髓,理法方药逐渐完善。

1. 1.6国医大师任继学谈痫病

国医大师任继学认为,原发性癫痫的发病原因有二:一为先天所生,一为后天所成。验方效方用师传治痫宝丹:白花蛇头(其他蛇头亦可)3具 玳瑁20g 郁金25g 天竺黄30g 天麻15g 真沉香10g 白芍5g 清半夏10g 全蝎10g 蜈蚣5条 僵蚕15g 牛黄0.15g 麝香0.3g 琥珀5g 西红花5g 动物脑1具。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 日2次,白开水送下,儿童药量酌减。

1.2针灸治疗癫痫

癫痫属神志病,其病位在脑。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有广泛的经络联系。针灸治疗癫痫,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历代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针灸是经络学说在实践上的升华。从四大经典到后世医家著作,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学说及临证经验得到不断充实和验证。传统中医认为,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身体气、血、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癫痫。近代实验研究认为,穴位针灸可以将冲动经由躯干神经传入,再由迷走神经分支传出,进而作用于机体达到调节效果。这表明针刺穴位产生的兴奋信息可以被转换为相应的神经冲动,为针灸治疗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提供实验证据和支持。

1.2.1针灸结合中药

近年来,针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大量研究发现,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针灸结合中药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引发癫痫有效的方法,减轻癫痫的发作程度,同时可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减轻脑缺氧状态,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改善。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癫痫的疗效确切,可以避免长期使用西药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易反复的不足。

1.7现代方证应用

通过对癫痫的辨证论治,不同类型癫痫中医方药亦大有不同。王潇慧等用柴贝止痫颗粒治疗难治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安全。单萍等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具有良好疗效,并且副作用较少。

2西医最新治疗癫痫技术

2.1国际抗癫痫联盟2017年发布的癫痫发作和癫痫新分类介绍

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对1981年以来现用癫痫发作分类进行了新的修订,提出了2种癫痫综合征:①特发性全面性癫痫;②自限性局灶性癫痫。

2.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对结构性病因患者的根本治疗方式,通过手术达到切除致痫灶的目的。目前研究人员仍然在不断地创新来改进手术技术,以此减少脑损伤的程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其他神经功能的损伤。

2.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抗癫痫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放射线的能量,立体定向照射毁损致痫灶。

2.4 脑深部刺激术

其治疗原理是将可在体外调控刺激电压等参数的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埋置于脑深部特定部位,通过体外调控刺激参数,从而调节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控制癫痫的目的。

2.5迷走神经刺激术

在患者的前胸皮下植入一个可发射脉冲刺激的微型脉冲器,然后将脉冲器电极连接于患者迷走神经,通过脉冲刺激对迷走神经进行调控,达到控制癫痫的治疗作用。虽然迷走神经刺激技术在治疗效果上有优势,可是治疗费用比较昂贵,让大多数癫痫患者望而却步。

2.6重复经颅磁刺激术

通过对大脑皮层发射脉冲磁场,从而对大脑的生物电活动、脑代谢及血流、脑功能状态进行调节,一般可作为癫痫的辅助治疗。

2.7生酮饮食

治疗人体在饥饿时,体内脂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称为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P-羟丁酸),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低蛋白质的饮食方式可升高患者酮体水平来控制癫痫。可作为癫痫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痫及不能耐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

2.8基因和干细胞移植治疗

通过抑制癫痫患者异常表达的特异性基因,或把可以产生抗癫痫物质的干细胞植入到脑部特定区域来治疗癫痫的新方法。二者可能是未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之一。

小结与展望

我国癫痫患者数量多,且患者数在持续增长。中药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药治疗上的不足之处。但中医治疗癫痫目前没有明确的,更加规范的诊疗方案,一直处在长期探索之中。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癫痫的诊断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如何避免患者在癫痫术后出现抑郁情绪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癫痫患者调护等方面,还需要广大癫痫病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创新,为癫痫患者筑造走向健康生活的幸福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静,樊永平.癫痫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21(3):181-183.

[2]唐颖萤,陆璐,周东.中国癫痫诊断治疗现状.癫痫杂志2019,5,5(3):161-163.

[3] 李振光,王净净.中药治疗癫痫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10,7(5):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