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在学科素养下的教法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小学体育在学科素养下的教法创新研究

潘国君

福建省 漳州台商投资区坂美小学 363107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科的最终目标,需要以课程知识带动学生自主发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学科素养的培养要做教法创新,转变传统教法的模式化问题,以多元性的教法营造高效教学模式,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生的成长为核心,介绍了体育核心素养内容与信息教法、激励教法、游戏教法、合作学习法、生活教法、情境教法的创新结合策略,希望可以保证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科素养;教学;创新


前言以往的小学体育教法都是以体育锻炼为主,很少关注到学生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素养培养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保证体育素养培养的效果,教师要秉持教法即过程的观念,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法,改进教学对学生的支持,在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建立体育素养,有健康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精神的全面成长。而在结合性的创新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法的特点和优势,重视学生的个人情况,保证教法创新的效果。

  1. 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让学生有真实地感受和认识,也需要让素养的定义可以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内化。因此,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上就要抓住素养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结合,在教法上做个人理解认识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实践学习中有感受和认知,从而保证体育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1. 小学体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

  1. 信息教学法与健康知识结合

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健康知识的文化理念教学,把握信息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有兴趣完成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理解,也能有效的理解认识。对于此,体育教师要做信息教学法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将体育健康知识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理解,之后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做健康知识的归纳和讲解,建立讨论分析的活动,保证学生有深度的理解认识,形成健康知识认知结构。

  1. 激励教学法与健康行为结合

在健康行为素养的培养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性的认识,进行自主约束,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教法上就不能采取简单的理论介绍,应从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运动行为出发,创新激励教学法,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意识,保证行为的认识。激励教学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实践行为,然后以行为为内容做激励,肯定积极的体育锻炼,表扬运动安全的行为,对学生的身体成长给予肯定,用激励的方式促使小学生重视健康行为,愿意做主动地学习思考。在实践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要挖掘学生的良好行为和认识,也要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意识和想法。

  1. 游戏教学法与体育情感结合

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法[1]。但是在应用中存在只关注游戏形式和游戏行为,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情感,无法达成培养体育素养的目标。鉴于此,体育教师在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中要做创新,挖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感受,将其中的优秀体育精神提炼出来,使游戏教法与体育情感素养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在高年级的篮球教学中,篮球游戏的开展中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合作、规则和竞争,放大学生在篮球游戏中的实践感受,使体育情感素养的培养带有具体的内容。方法实践中要重视学生在游戏中的体会,组织学生讨论游戏体会,以获取游戏获胜的过程为内容,促使游戏感受有所内化,提升体育学习和运动的兴趣。

  1. 合作学习法与运动能力结合

合作学习与运动能力结合的创新是利用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心理认识易被环境影响特征做教学引导,保证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针对体育项目教学组织合作练习,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掌握运动技能[2]。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就以运动能力做分组,之后再以合作学习为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组的学习和练习,相互帮助完善理解认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动能力素养的培养需要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能够理解和掌握体育技能。

  1. 生活教学法与运动习惯结合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是小学阶段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但是受小学生自主意识差,思想观念没有形成的特点影响,很多小学生只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游戏,缺乏健康的认识和良好的运动意识。所以,在怕培养运动习惯素养的教法上,就要采取生活教学,让体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以环境影响运动意识,提升体育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体育能力。生活教学法的开展要将体育课堂、校园活动、日常生活进行结合,营造阳光体育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生活化的运动项目,比如跳绳、器械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在校园活动中发展大课间开展个性化锻炼,组织校园足球比赛,运动会等,使学生有体育技能表现的舞台,提高体育运动的需求;日常生活则是帮助学生建立日常生活运动锻炼计划,保证个人运动习惯可以有所发展。

  1. 情境教学法与体育品格结合

体育品格素养的培养需要情境教学法的创新,以情境增加学生运动锻炼的主动性,也用情境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学习和运动中有良好的认识和思考。在体育情境的创设中要渗透体育品格的内容,同时融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得到全面发展[3]。比如针对田径赛跑的练习,可以创设奥运会的情境,让学生代表中国队为国争光,取得第一名。这样的模拟情境可以使小学生有自主认识的思考,增加积极主动的练习兴趣,可以保证体育品格培养的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运动过程中有深度的体会和认识,所以需要创新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有实践参与,具体的感受和体会。但是,教学法的运用上要结合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预设教学的过程,以此使个人理解变得深刻,有情感体会和实践思考,针对学情实时调整体育教学法,让教学能够与学习方法结合。


参考文献

[1]亓玉娟.基于提升小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目标的体育课程教学探索[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07):59-60.

[2]严小芳.持续训练: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必由路径[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80+83.

[3]吴德兴.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3):121-123.